6月3日一大早,齊崗火急火燎地去了一趟派出所,昨晚有人把他給告了。
齊崗向民警了解情況后,馬上向事發(fā)的麥地趕去。原來是齊崗合作社里的機手割錯了麥地,面積一共不到10畝,卻分別屬于八戶村民。
被割錯地的村民,相互轉(zhuǎn)告,紛紛在麥地集結(jié),妻子馬艷敏和大家交涉許久,但村民并不滿意。
就在大伙爭執(zhí)不下的時候,齊崗的一席話,平息了爭端,他究竟想出了什么主意呢?
齊崗在當?shù)睾苡型埠苡袑嵙ΑK粌H是當?shù)赜忻姆N糧大戶,種了2000畝地,還成立了農(nóng)機合作社,指揮著一百多臺農(nóng)機同時作業(yè)。一個麥收季,合作社將進賬近3000萬元。
可就是這個村民們贊不絕口的致富帶頭人齊崗,卻租住在一個不到20平米的房子里,里面四處堆放著各種麻袋和紙箱,生活條件十分簡陋,廚房都是臨時搭建的。
在這里,妻子馬艷敏照料著一家人的一日三餐。馬艷敏和齊崗創(chuàng)業(yè)的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難以言說的故事呢?
2001年,馬艷敏和齊崗在蔬菜大棚旁邊的一個宿舍里結(jié)了婚。然而這一場婚禮并沒有得到馬艷敏父母的祝福。
婚房是租的,家具是借的,就連結(jié)婚花的1000元錢也都拿不出來,母親很難接受女兒嫁給齊崗。
當時齊崗爺爺因為生意被騙,欠了村里親朋好友十多萬元,爺爺在巨額債務中含恨去世,父親得了癌癥,因為這筆欠款,村里的人都瞧不起齊崗家,背地里都罵他們尖頭滑溜是騙子!
齊崗下定決心替爺爺還債,幫父親治病,在那個萬元戶都少見的年代,十多萬就是一筆天文數(shù)字,齊崗被債務和村民的罵聲壓得喘不過氣,但妻子始終陪在身邊和他風雨同舟!
最初齊崗嘗試種植山藥,卻因技術跟不上血本無歸;他晾曬小麥,卻因一場大雨化為泡影。
夫妻倆承受巨大的悲傷,但他們清楚只有靠自己的雙手,拼勁全力,才能闖出泥潭,創(chuàng)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改變命運。
后來夫妻倆成立了農(nóng)機合作社,靠小麥翻了身,齊崗帶領100多臺農(nóng)機在界首市搶收3萬多畝的小麥,4天就有近200萬元的收入。
今年齊崗在麥地里又發(fā)現(xiàn)了新的商機。他想到的兩招,讓他一年增收近400萬元。齊崗馬艷敏,夫妻倆從絕境中逆襲,贏得財富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