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80后,出生在豫西南的一個小縣城。我的父母都是當地一家事業單位的普通職工。家境還可以,我就和大部分的女孩一樣,幸福的走過了小學.中學.大學。
網絡配圖 圖文無關
大學時,我認識了我的先生。他家是鄭州的。畢業后,我們走在了一起,如今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
而我親愛的父母,卻漸漸的老了。三年前的一個晚上,我的母親,一個操勞了半輩子,樸實善良的親人.突發腦溢血,永遠的離開了我們。而她唯一的女兒,她二個可愛的外孫。都沒有來的及再看一眼。
當晚,我徹夜未眠,閉上眼.總是浮現出母親的身影.以前生活的點點滴滴。終于體會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
父親受此打擊,身體也垮了,大不如前。我心疼父親。要帶他到鄭州,好就近照顧。
但是父親拒絕了,他拍著我的手說“妮,你的孝心我明白,我就不去了,你現在還和你婆婆一家住一塊。我去了也不方便,也不習慣。再說了,我在這住了一輩子了,都很熟悉了,老伙計們也多,總能找到聊天的人。你現在擔子也不輕啊!又要上班,還要照顧一家老小,不容易啊!我的身體還行,就不給你們添亂了。
網絡配圖
我始終沒有說服他,父親拗起來.還是很犟的。只好和父親商量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去家政公司請了一個保姆,來照顧他的生活。父親的退休金一個月也有4000多,還是沒有壓力的。
人是我親自去挑的,一個50多歲的農村婦女。老公已經不在了。只有一個兒子,結婚了。和兒媳婦兩個人在南方找工。現在家里就只有她一個人了。地里的農活也干不了,所以就進城來找工作了。
我看她打扮的干凈利落,面相也不像是奸猾刻薄之人。就選 中了她。
回到鄭州,每次給父親打電話,能感覺到他的心情開朗了起來,笑容也多了。問起保姆怎么樣?父親也是頗多贊賞。說你陳阿姨人不錯,做事勤快。把我照顧的很好,你就放心吧!我聽著心里也高興,再也不用為父親的身體牽腸掛肚了。
網絡配圖 圖文無關
今年端午節的前夕,父親打電話來。叮囑我過節回來一趟。有事要和我商量.
我還以為父親又想我和外孫了,和老公帶著兩個孩子,興沖沖的往家趕,進門的一剎那。我驚呆了。我的家,我的娘家。還多了二個陌生人。看家中的擺設,像是已經住了許久的樣子。
父親把我叫一旁,很平靜的對我說,那二個人,就是陳阿姨的兒子和兒媳。現在從廣東那邊打工回來了,沒有地方住,先住在這里。
我問道“爸,這樣不適合吧,陳阿姨在咱們家當保姆,住在這沒問題。但她的兒子兒媳憑什么住咱家。沒房子住就不能在外邊租房嗎?”
“不算外人了,以后都是一家人了。這次讓你回來,就是想要告訴你。我和你陳阿姨也戀愛了,現在也同居了.我們準備結婚了!”
我整個人都蒙了。已經記不起當時說過什么話。只記的自己瘋狂的對那三個人進行謾罵。瘋狂的把他們趕出家門。
父親怒了,長這么大,第一次對我發火.罵我不孝。說那是他的真愛。說我不關心他,不考慮他的感受。他堅持要結婚,還要把家里的現在住的這套房子。送給周阿姨(我父母名下,有二套房子的)
我心里只有悲哀和憤怒。悲哀的是。自己好像被父親拋棄了一樣。憤怒.這是對母親的背叛。你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人家憑什么會對你真愛,不說是看中你的房子.你的錢嗎?你70了,還在再婚,就不怕親戚朋友。街坊鄰居的嘲笑嗎?
現在我和父親陷入了冷戰。他表示 我要是不同意他的要求,以后就不認我這個女兒。面對倔犟父親的再婚要求,我應該贊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