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你們看沒看靳東主演的《我的前半生》?
絕對,看完恐婚。
開篇馬伊琍飾演的全職太太羅子君就重金預定了“被離婚”的命運——不用上班,生活奢侈,她給自己布置的“日常工作”就是保養和斗小三。
全職闊太的華麗身份背后,是一天比一天可怕的“脫節”——與職場脫節,與社交脫節,與自我價值脫節。
更可怕的是,當所有的底氣都來源于老公每個月給的生活費,這種“施舍”關系讓安全感急速下降。
“如果老公出軌,你會怎么辦?”
這對羅子君而言,是送命題——三十多歲的年紀,沒有工作經歷,依賴丈夫過活的處境,經不起失去的婚姻。
如果不做出改變的話,可以說整個人生已經廢了一半了。
這種婚姻是毒藥,是枷鎖。
02
▼
找媽式相親、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婚姻對女性的苛求遠高于男性,所以女人結婚到底圖什么?因為愛情?
可我周圍那些結婚的女人,沒一個是純粹因為相愛結婚的。不是被催得不行,就是有了孩子不得不結,再不然就是對方條件不錯,怕過了這個村沒那個店。
全是利弊,無關愛情。
我有個叔叔的女兒,家境非常好,媽媽給介紹對象,交往一兩年后結婚了。半年后,三觀不合過不下去了,馬上離婚。
結婚這么大的事,全聽爸媽,說結就結,離了也不痛苦,安排相親就繼續。不知道婚姻對她意義著什么。
她自己也已經被潛移默化了,認同了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找到一個覺得還可以的人,然后結婚,然后告訴自己就是這樣的,很正常的,大家都是的。
我有個畢業就結婚同學,當時看著很浪漫。
我記得拍畢業照領畢業證的時候,她老公陪著大肚子的她過來的,剛畢業她就結婚回家待產了,生完孩子后在家帶孩子。當時很多女同學都很羨慕她,老公特別疼她,讓她在家做全職太太把精力都放在了家庭孩子身上。
貌似是前年還是去年,聽聞她老公出軌了女同事,然后鬧離婚。結果是他們離婚了,女兒判給了男方。
03
▼
我其實也挺希望有人能舉出反例,證明我說的太片面。可惜,我倒是聽過男人愛小三愛得死去活來、不惜轉移資產和原配離婚的,當然這就更加負能量了。
現實不是童話,不能確定自己就能找到自己的王子。就算找到了王子也不能保證婚后生活能美滿。
所以現在的女生為什么不愿意結婚了?
因為沒有必要將就。
既然自己都能給自己一切,又何必找個不喜歡的,將就的人來參與自己安逸的生活?
套用一段戚薇在電視劇愛情回來了里說過的話來結尾:
“男人對我來說,是沒用的。
錢我會掙,地我會掃,飯我會做,架我會打,街我會逛。
要是有個男人,我還要給他洗衣做飯,料理家務,自己打游戲打得樂呵呵的,我都氣得半死。要是他給我劈腿劈出個聯合國,我還得滿世界給他滅小三。把他放進戶口本,我都嫌浪費一頁紙不環保。
我告訴你,我不是你眼里的所有女人。所以從現在起,請你團成團,以圓潤的方式滾出我的眼睛!”
我們結婚吧 ¥25.3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