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個中國網民,
你沒法躲過這家神奇的公司
1997年香港回歸前一周,一位曾是瓜子臉的小生在廣州開了一家互聯網公司,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一批開拓者,公司的名字洋氣又充滿豪情——NETEASE,網易,要讓上網變得更容易。要知道,那是一個你說上網別人會認真回答撈魚的網絡洪荒歲月。
一眨眼20年過去,中國人的生活早已天翻地覆,手機已經成為肉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昔日的瓜子臉小生也成為日漸寬屏笑眼彎彎的“丁爸爸”,丁磊干的事兒收割了幾代人的青春,也撫慰了幾代人的內心。
從讓教育權利更加公平的公開課,到讓孤獨有歸所的云音樂,讓味道更本真的味央豬……20歲的網易,像位三觀齊整的意氣青年,關心教育,熱愛生活,娛樂打打游戲,閑暇聽聽音樂,完美生活只差讀本正經好書了,于是,2017年,誕生了網易蝸牛讀書。
大家都在談付費,
他卻腦洞清奇地祭出“免費”大法
老生常談移動互聯網閱讀也有10年光景了,全民的版權和付費意識正在逐漸增強,都說迎來了內容付費的春天和知識經濟的大潮,但不按套路出牌的網易又成了行業規則的“破局者”。網易蝸牛讀書別出心裁地提出了“每天免費讀書一小時”的全新概念, 全場書籍可以在免費時長內暢讀,是一種類似“電子圖書館”的免費機制,并以閱讀時長為付費維度。這對習慣了按單本書付費的移動閱讀行業可以說是一種顛覆,網易不但要請你免費看會兒書,還準備徹底改變你買書的方式。
在浮躁的互聯網環境中,網易可能是一家“慢性子”的公司。前兩年電商火的時候,網易安心做云音樂,后來直播火的時候,網易又慢慢孵化嚴選,結局是跟著市場熱潮走的公司消失了一茬又一茬,網易的產品卻在驗證之下口碑賺錢兩不誤。從名字可以看出,網易蝸牛讀書不是一款提倡“速成”的產品,它的口號是像蝸牛一樣“不疾而速”,反對付費經濟帶來的泡面速食閱讀大法。
現在搜索網易蝸牛讀書,會發現它橫空出世只有三個月,取得的成績卻一點也不怠慢,已經輪番拿了小米的“金米獎”,魅族的“魅斯卡”“豌豆莢”設計大獎,蘋果商店四月最佳App……被互聯網媒體關注,被產品經理圈子拿來橫著豎著剖析,甚至還被“一星護體“……
這般關注度也引起了行業的注意,最近也有其他閱讀產品在促銷期“試水”了一段時間的全場電子書“每天免費閱讀一小時”。網易蝸牛讀書采用這一機制其實是基于按時間付費的基礎架構,和階段性的促銷活動還是有本質性區別。按照閱讀時長付費,強化了時間的價值,當全行業都在振臂高呼“全民閱讀”的時候,這家腦洞清奇的公司卻在關注每個個體的閱讀習慣養成——1小時免費,圖書館交給你,不要產生知識焦慮,每天讀點值得私人館藏的好書。
整個產品邏輯的背后是充盈的品質內容,版權方認可的模式,以及鼎力協作的出版機構。比如上海譯文社900多本經典外文譯作陸續上線了蝸牛讀書,許多多年無貨狀態的紙書現在可以在蝸牛隨時讀電子版了,比如蝸牛近期在做的“買閱讀時長送紙質書”活動,在為讀者提供福利的同時,幫助出版社推動紙書的消化。無論是電子書還是紙書,方便閱讀才是王道,畢竟這個時代最貴的是有限的時間。
早前,在知乎曾有網友針對網易蝸牛讀書的免費機制發起問題,底下討論聲聲,觀望者為眾,短短幾個月,在知乎上提及網易蝸牛讀書的高票回答是出現在“在大學里感到很孤獨怎么辦”這個問題下。遙想不久前網易云音樂刷爆朋友圈的地鐵評論專列案例,也正是擊中了聽音樂的人孤獨而柔軟的內心。網易的產品,看似不按常理出牌,卻總是能以走心的體驗為用戶帶來陪伴。
如果你是有家國情懷讀書人,
你還可以做點實在公益
當行業都在收緊內容以各種方式實現付費的時候,網易蝸牛讀書的“每天免費讀書一小時”,其實是以半公益的性質降低了閱讀的門檻。一年平均不到四本半的讀書量實實在在寫在每一張缺少思考的臉上,“全民閱讀”幾個大字,靠喊不行,得去做。
去年全世界幾乎都掀起了地鐵丟書漂流的行為藝術熱潮,這次網易也跟了一回潮流,推出了原創公益項目“易起讀”,同樣是地鐵書籍漂流的概念,易起讀將市民掃碼閱讀的電子書兌換成捐贈給希望小學的紙質書,拉著人民日報微博低調地做了回公益,網易蝸牛讀書還在廣州地鐵投放了掃碼可免費讀的電子書,網易今年頗有玩轉地鐵的氣勢。
在這個人人都希望“速成”的時代里,網易的畫風可以說是相當清奇。我們期待看到網易這只“蝸牛”的“免費”運動能夠走得多遠,以及它倡導的“時間買賣”能夠衍生出什么樣的未來。
做書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系作者
👇
▼點擊 閱讀原文 ,免費閱讀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