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夜的休息高反和疲乏都有了緩解。吃過早餐,順便轉了一下附近的西寧北城門樓。北城樓門亦稱“拱辰門、”“水門”,位于北大街最北端,已有500多年歷史,后因城市發展需要拆除。2007年耗資近千萬原址原貌重新修建,現已成為西寧旅游必去的免費風景點。
拱辰門晨照
我們今天計劃從西寧經合作、尕海湖到郎木寺約600公里,查看導航后后決定走同仁縣、尕海湖到郎木寺約500公里,不僅路程近還能少掏點高速費。
西寧-郎木寺路線圖
汽車在公路上歡快的飛馳,一路上風景如畫。進入黃南藏區后,兩邊山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藏族特有經幡。
山頂上的經幡
接近中午時分,已抵達同仁草原。草原一望無垠,連一個遮擋物都沒有,只好附近找了個山峰停下,在同行的SUV后尾箱遮掩下,一邊野餐一邊記錄下周圍美好的景色。
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草原
回首望去,來時經過的盤山公路彎彎曲曲,恰似在山間盤旋的長龍。
盤旋的山路
越野車在這里有了施展拳腳的場所,草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撒歡后的痕跡。
草地里能夠看到越野車撒歡的印記
公路邊一對藏族夫婦,悠閑的趴在開滿鮮花的草甸上,盡情欣賞著大自然美景。
鮮花盛開的草原上藏族夫婦
想找明顯標志拍照紀念,走了半天只找到這個殘破的里程碑,上面沒有任何線路描述,只雕刻了“23”的字樣。
斷裂的公路里程碑
吃飽了、玩夠了上路繼續前行。一個岔路口既沒有標識標牌,也看不到過往車輛,猶豫良久我們選擇了公路而沒選擇土路,貌似從這里就走錯路了。
一個三岔路口
不想路越來越難走,車更加稀少,路面已變得酷似前幾年內地的鄉間土路,凹凸不平、兩輛車僅能勉強錯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四周景色更加優美,但內心的擔憂也更多了。
經歷了百十公里的土路
第一次進藏區小路,而十二年老海馬離地間隙僅130MM,加上路面坑洼,非常擔心老海馬拖底拋錨。這時遠遠地看到一個小鎮,心里便有了找當地人打聽行駛路線的想法。
草原中終于見到一個小鎮
像豬仔般大小呆萌的土撥鼠,不時在路邊出沒。因專注于路況和前面的小鎮,沒能拍下照片。離小鎮越來越近,路兩側出現了大批聚集的藏人,他們的摩托車雜亂的停在路邊,一些人邊遛馬邊說著什么,性能好些的越野車停在山坡中間,仿佛隨時都能俯沖下來。聯想到一些關于藏區的流言蜚語,老驥加大油門,盡快駛離了這片區域。
路邊集聚的藏人
出了這片“彈坑路”,到大路上詢問當地人才得知:剛經過藏民聚集的地方,正在舉辦最具民族特色的多哇藏民賽馬會。
拜拜!無名小鎮
在小路和公路的連接處金黃色的油菜花一望無際,花草的芬芳與泥土的氣息從鼻尖拂過。剛才的那些小擔憂好像也被風兒吹到了腦后。
公路旁的油菜花一望無際
駛上桑克草原收費公路一路通暢,很快就到了尕海湖邊。甘南的夏季夜幕降臨的很晚,感覺像下午5點的樣子,一看表已經晚上7點多了。只能帶著少許遺憾,在景區外拍了幾張照片。鳥兒,等著我。我會回來拍你們的!
尕海湖景區入口
從景區入口返回停車位的路上,兩位藏族婦女坐在帳篷里,面露微笑的注視著過往的人們,回想剛才多哇遇到眾藏人的那一幕,是多么的可笑。
路邊的藏族婦女
緊張而開心的一天過去了,有幾點值得與驢友們分享:1、到人煙稀少的地方盡量走高速,縣鄉公路的路況會差到你難以置信。
2、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特別是到語言不通的少數民族地區更顯得重要!以免因無知產生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