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來,我像是一個沒有故鄉(xiāng)的人。我走過不少地,沒有一處我感到這是我的故鄉(xiāng),是我的父母之邦。我像是一只南來北往的飛鳥,山山水水,高山平原,我認識許多人,聽過許多熟和不熟的聲音,但沒有一處使我感到如此親切,如此動心,像【潛江人】這三個字,使我從心里覺得溫暖,明亮。人問我:【你貴處那里】我答:潛江。我從來沒有到過潛江,但近八十年了,我認為我是潛江人,這種貼心的情感,不知是怎樣造成的。我愛潛江,這不是模模糊糊的幾個字,像其中有血與肉的聯(lián)系。大約是我從嬰兒時,父母的聲音笑貌,我吃的家鄉(xiāng)帶來的食物,或者家庭中那種潛江空氣,使我從小到大認為自我是個地地道道的潛江人。【月是故鄉(xiāng)明】,我覺得潛江的月亮比哪個地方的都圓、都亮,這種鄉(xiāng)土的情感也許有點偏執(zhí)。。。。。。”
剛進入曹禺公園,就看到了曹禺的這篇《我是潛江人》,被他言語中那種真切的情感所打動,更多的是一種思鄉(xiāng)之情與漂泊的無奈還有對自己理想圣土的向往之情。
人生,就是這么矛盾。是那一種對于自己故鄉(xiāng)的渴望,對于一個沒有到達過的地方的向往,就像我曾經(jīng)在高速上邂逅荊門一樣。人生有很多東西不能戳破,否則,預期希望的破碎會讓自己找不到一個心靈的棲宿。
今天前來的只是尋找一段歷史,尋找一種塵封的記憶。
曹禺公園跟想象中的很不一樣,沒有那種單純曹禺知識的灌溉,看著四周溢眼的墨綠,微風劃過湖面泛起的層層漣漪,古式的橋廊自然的銜接在湖面之上,亭中歇息的過客也使得這里多了幾番生機。
人并沒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多,但是略不去那份拘束,我就像一個外來者一樣,突然之間,闖入了這個世外桃源,因此,畢恭畢敬,每一步都像一個虔誠的信徒一般。整體的來說,公園還是不錯的,但總感覺還是缺了什么,總感覺太單調(diào)了,反反復復的就是四種景物映入眼簾:湖面、樹木、橋廊、亭子。若說是一處生養(yǎng)休息的好去處,那是自然,可是,對于我,總感覺缺了一些什么。
沿著小徑行走,本以為路已到了盡頭,趁著小隙看去,竟是圓夢園。圓夢?夢可以在此處實現(xiàn)嗎?看著那塊介紹圓夢園的碑文,“他站在高處,遠眺他的祖祖輩輩生活過的馬昌湖畔景色,圓了思鄉(xiāng)夢。”看著不禁心酸,這樣就夠了嗎?湖里滿是荷葉,卻沒有荷花。不知不覺走到了友誼林,看著關于水杉的記載,不禁微微一笑,“水杉是第四季冰期之后的瀕臨滅絕植物,為我國特有的古老稀有珍貴樹種。潛江被譽為水杉第二故鄉(xiāng)。”是啊,水杉,你還得頑強的活下去。
終于踏上進入曹禺公園時看到的那座橋,原來叫做“玉石橋”,橋身純粹的色澤應對著如玉的美說,看著石碑的解釋,“連同曹禺夫婦天上人間心靈永久的連理, 頓顯生動的形象之虹于你的眼中。”突然想起化蝶的傳說,此刻留下的除了感動還是感動。于橋的最高處眺望遠方,不時襲來的陣陣涼風,竟溫暖了人心。張開雙臂,迎接著風的擁抱,徜徉在這無邊曼妙的宇宙,哪怕只有一刻。
從曹禺廣場走到了七石橋,橋閬林立,不遠處,“曹禺紀念館”幾個字清晰可見。七石橋,七石橋,人的一生能有幾個七十呢?見證一切的是歷史,浮華褪去,我們還剩下什么?
來的世間晚了那么幾分鐘,此時已經(jīng)閉館,無緣工作人員幫我們介紹有關曹禺的知識和目睹館內(nèi)的呈設了。
走出曹禺公園,去到對面的廣場看看,首先引人注目的便是遠處的一座塔,走著走著,四處的荷花不時振奮精神,順著源頭看去,原來是南浦荷香,橋上的路燈格外的有意思,一種古典的建筑風格,與古典的橋,古典的屋互相成呼應,踏過一座橋,看到梅園,一抬頭,一陣驚愕,原來是曹禺祖居,才明白在曹禺公園看到的石碑上的一句話的意思,曹禺公園依曹禺祖居而建,只是沒有想到,竟然會隔得這么近,房子一看就是那種清末的建筑風格,大概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吧,看著曹家大院,心里不禁一震,竟然來到了這種電視才有的景色,雖然進不去,但在外面看看也很不錯的,這種感覺就像看魁府一樣,不過二者是不同的感受。但是進不去的失落這次卻沒有體現(xiàn)。
沿著曹禺祖屋看了一圈,就像大宅門里的那種感覺。此時,不遠處的那座塔看的更清楚了,沿著廊邊,翻過南虹橋,走著走著來到了塔邊,可是不讓進,沿著橋廊走到剛才向往的那座亭子,亭子在湖中間。
拿出手機,定位了一下這里的位置:北提臺。坐在亭子里歇息,亭子上有一位母親帶著幾歲大的孩子,看起來二十幾的樣子。坐在亭子上,不時吹來湖風,一解疲憊,炎熱之感,望著亭子,看著四周的湖面,雖然湖沒有曹禺公園的好看,但是那一種身體、心靈的感受卻是它所不及的。
看著湖里的浮橋,可能是由于年代已久,湖里的浮橋都陷進去好多,不知不覺想起古代的浣衣女,在月光下,搗著寒衣,一襲微風吹卷著長發(fā)。看著湖里的“漂流瓶”被湖里的波浪不時的拍打著,可是就是吹不走,古代不也是這樣嗎?拍打了多少年,受了多少磨難,卻依然毅力在這里。突然想起古人折著紙船,在月光下,將它們一一地放逐在河里,隨風飄散。那是誰家的癡男怨女在祈求生生世世的姻緣,看著對面的女生,突然心生一嘆,現(xiàn)在,將來,又有誰呢?青衣女子嬌好的面容,勻稱的身材,物我交融。不知是哪里一直想起的音樂,有點流行的風格,帶點悲傷,聽起來卻甚是好聽。此情此景,真想永遠待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下。沒有大江淘來淘去的辛酸,沒有世俗紛紛擾擾的煩憂,兩個相愛的人彼此,就這樣,一直融入環(huán)境里,融入時間里。永永遠遠的,就這樣,就這樣。。。。。。
待的時間總感覺不夠,不過卻又得走,分離,沒有什么不舍,因為:回憶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