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家養了一年多的倉鼠白菜,死在了我的手上。
是摩寶把它捏死的。
我親眼看著它在我的手上,小脖子慢慢軟了下去,眼睛輕輕闔上,再沒有睜開。
心疼得發顫。
可我不能怪摩寶,他屬于過失殺鼠,還不足以量刑。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摩爸最近突然講究了起來,每次把小鼠們從籠子里拿出來的時候,會戴上一只白手套。
摩寶有樣學樣,可大碼手套戴上,小手便失去了對力量的把控。
他小心翼翼地,用沒了理智的小手,把白菜“輕輕”拿出來。
“媽媽你看!”
生怕白菜掉下來,摩寶盡力控制著大手套。
我趕緊把白菜接了過來,小家伙剛剛在大手套里被連掐帶悶,已經不行了。
摩爸找來一個柔軟的絲綢小布袋,把白菜裝起來,埋在了小區的花壇里。
“媽媽,我再也不戴大手套了,我再也不用力握倉鼠了,一點點力氣都不用!”
摩寶摸著剩下的倉鼠們,小心得不能再小心。
這是他第一次正式和死亡親密接觸(目睹我們拍死蚊子蒼蠅不算),一只倉鼠死在了他的手上。
他不會體悟到什么生命之輕,什么逝去永不再來。
他甚至一滴眼淚都沒流。
但他學會了,更溫和地對待,一個比他更弱小的生命。
- 2 -
我對死亡最初的記憶,也是從養寵物開始的。
小時候,養過許多種小動物。
舅爺爺從鄉下帶來的小白兔,發小家大貓下的小咪,爸爸救回家的小鵪鶉,哥哥買回來的虎皮鸚鵡,跟我回家的流浪狗……
無一例外,它們沒誰活到現在。
如果早知道是這個結局,我想我一定把兔子喵咪鵪鶉鸚鵡狗,換成烏龜烏龜烏龜烏龜烏龜。
哦不,一只就夠了,等我都轉世八輩子了,它還沒活完它的一萬年。
被送別的那個,總是更幸福一點的吧?
我想自私一點兒,不要看著日夜相伴的生命先走一步,無論是親友,還是寵物。
不過,客觀地說,經歷了那么多次死亡,我裝腔作勢地哭過,還模仿電視里的情節,煞有介事地給已經沒了鵪鶉的小窩里,定期換水換食。
失落、恐懼、不想接受,有。但真有多痛苦?確實不記得了。
印象最深的是那只從小養到大的貓咪,她在我們家里,從小奶貓,一點點長大,大到我都有點兒抱不動了。
已經是老貓的她,卻不肯服老,最后和黃鼠狼打架戰死。
我媽送我上學的大清早,噩耗從鄰居口中傳來,是在大院公廁的門口被發現的。
我爸負責料理她的后事。
中午放學回來,我就開始哭鬧、哼哼唧唧。
“我爸怎么都不哭?”我把不爽的矛頭指向親手葬了貓咪的爸爸。
那是在我30多年的記憶里,我那個成天和老公掐架的媽,唯一一次,在我面前為我爸辯護。
“你以為你爸不難過嗎?他只是不說罷了。”
我第一次知道,原來那個脾氣暴躁的爸爸,也有那么溫柔隱忍的時刻。
平生第一次感覺到大人和我一起承受難過,是因為一只我們共同寵愛過的小動物。
- 3 -
摩爸一直認為,孩子還小,小到不足以跟他討論死亡這個話題。
但繪本《活了100萬次的貓》,我還是忍不住買了。
這只活了100萬次的貓,做過國王、水手、魔術師、老太太、小妹妹……的寵物。
他得到過100萬次的疼愛,在每次死去的時候,主人都會為他哭泣。
“但是,這只貓卻從未掉過一滴眼淚。”
(像我這種貪生怕死,
恨不得我的親人和我都長生不老的俗人,
要是知道自己能活那么多輪,
也會麻木的吧?)
直到,貓不再是只寵物貓。作為一只野貓,他是所有貓小姐的男神,他自戀、狂妄,不把任何一個追求者放在眼里。
直到,他遇到一位不把他放在眼里的高冷女神。他開始賤賤地追求,求到被女神恩準待在身邊。
他們有了許多自己的孩子,貓深愛著白貓和他們的寶寶,遠遠勝過愛自己。
后來,小貓長大、離開;后來,貓媽媽變老死去。
孤家寡貓第一次哭成狗,整整哭了100萬次,哭到“躺在白貓的身邊,安安靜靜的,一動不動了”才停止。
貓再也沒有活過來了……
“媽媽,水手是什么?”
“媽媽,100萬次到底是多少次?”
“媽媽,小貓長大去哪了?”
“媽媽,為什么我覺得,貓自從認識了白貓,就變得可憐了呢?”
(我怎么可能告訴他,
這世上所有該死的愛情啊,
一旦開始,
就注定是場悲劇。)
“你為什么會覺得他變可憐了呢?”
“因為之前他都沒有哭,我也沒哭,最后他哭,我也哭了。”
“你為什么哭呢?”
“因為貓沒再活過來啊!”
“所以你想貓一直一直活下去對嗎?”
“嗯!”
果然是我親生的,也是一個怕死鬼呢。
什么要自由,什么愛情讓生命有了意義,什么自由、有意義的1次生命,遠勝于麻木的100萬次。
這些哪是一個5歲的孩子能理解的?
但是,正式和孩子聊死亡這個話題,借由這只活過100萬次的貓,算是開始了。
至少我覺得,從動物開始,遠比列舉親人,更能讓孩子接受。
- 4 -
好多年前,一組小女孩和野生動物相處的照片,讓我覺得震撼又羨慕。
她叫Tippi ,出生在非洲,跟隨拍攝野生動物的父母在叢林里長大,直到10歲回到自己巴黎的家。
在野生動物堆里長大,坐在大象頭上,讓她感覺是世間最快樂的事;鴕鳥背則更軟,待在上面也更舒服;變色龍是她最美的“飾品”;連危險的豹子,也是她的好朋友。
正如我在上期小故事《長耳兔露露》的推文中提到的,孩子喜歡動物,是天性。我從未見過哪個孩子生來懼怕動物。
但以我們現在的居住環境,別說親近自然,在家里養只小動物也都不大現實了。
我們家養不成獅子,便養了群耗子。
它們會和摩寶朝夕相伴,可能會壽終正寢,也難免會不幸夭折。
在它們身上,孩子學會關照更微小的生命,也第一次接觸到生命的消逝。
親愛的倉鼠白菜,還有陪伴我童年,又接連離我而去的小動物們,謝謝你們——
人生最沉重的話題,你們用前仆后繼的生命,給了孩子們最初的體驗和接受死亡的緩沖。
謹以此文,獻給渺小而偉大的你們。
愿你們還有100萬次的生命,和我們再次重逢,每一次,都被寵愛,也有所愛。
(圖片來源于網絡)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