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攝影遇上昆德拉
現代的感光器碰觸古老的鵝毛筆
開個腦洞
動點心思
旅行就如此趣味橫生
(昆德拉人像圖)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生于1929年,捷克小說家。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罄。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于1975年離幵捷克,來到法國。移居法國后,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生命之輕》(1984)、《不 朽》(1990)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并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昆德拉善于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表面輕松,實質沉重;表面隨意,實質精致;表面通俗,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以下我們選取大師代表作《生活在別處》和《不能承受生命之輕》書中的20句經典語錄,配上筆者在捷克實拍的原創圖片,以饗讀者。
《生活在別處》(LA VIE EST AILLEURS)簡介
“生活在別處”,這句話在法國詩人蘭波的筆下,是一句躍紙欲出的響亮口號,是19世紀一個法國天才詩人拿出一生的時間去為之努力爭取的夢想。“生活在別處”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句子。蘭波以它作為詩句,米蘭昆德拉以其作為小說的書名。
《生活在別處》是一個年輕藝術家的肖像畫。昆德拉以其獨到的筆觸塑造出雅羅米爾這樣一個形象,描繪了這個年輕詩人充滿激情而又短暫的一生。以下請靜靜品味書中的精彩語句。
伏爾塔瓦河上查理大橋
1、抒情就是一種沉醉,人總是為了更好地和這個世界攪和在一起而沉醉。
佩特任山情侶
2、遇見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遇見是一個開始,離開卻是為了遇見下一個離開。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列儂和平墻
3、最糟糕的不在于這個世界不夠自由,而是在于人類已經忘記自由。
圣維特大教堂彩繪玻璃
4、在人生的舞臺上扮演怎樣一種悲傷地精靈,我沒有翅膀,但是請允許我有眼淚,請允許我有沉重的步履和蒼涼的手勢。
查理大橋情人擁吻
5、兩個人彼此靠近總需要超越某種相異性,而擁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為它只能是一瞬的時間。
查理大橋雕塑
6、只有逃向崇高借以逃避墮落!
伏爾塔瓦河父子劃船
7、如果說我們不能改變這世界,至少我們應當改變自己的生活,應當自由地去生活。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就讓我們按照獨特的方式去生活吧。拋卻所有的舊事物。
跳舞房子
8、現代藝術的趨勢徹底顛覆了藝術本身數千年的發展;它終于將藝術從宣傳政治和模仿真實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我們甚至可以說正是現代藝術開啟了真正的藝術史。
伏爾塔瓦河游船
9、穿著輕盈長裙的女人在街邊飄過,別人家開著的窗戶中傳來流行音樂,有軌電車上擠滿了背包里塞滿浴巾的泳衣的人,游船沿著伏爾塔瓦河一直往南,往森林的方向開去……
查理大橋婚紗
10、來,讓我們穿上最美麗的衣服走在街頭,爽朗地高聲大笑,讓所有人的目光注視著我們,讓我們真的叫他們忌妒。來,讓我們轟轟烈烈地經歷一次愛情,甜蜜熱切地在綠草地上擁抱,讓我們的手指互相纏繞心靈互相撫慰,讓我們真的叫他們忌妒。
查理大橋夜景
11、我們永遠也無法知道究竟現實是夢想還是夢想是現實。
俯瞰查理大橋
12、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發現了一種久違的感動。
——以上節選自米蘭·昆德拉 《生活在別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LE INSOUTENABLE LEGERETE DE LETRE》簡介
英文譯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是作者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原著為捷克語,其漢語譯本原為《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后經上海譯文出版社再版后更名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恒輪回”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以下就是書中來人尋味的經典語錄。
佩特任山眺望
13、彼得山是位于布拉格市中心的一座樹木蔥蘢的山丘。來到山腳,她驚訝地發現一個人都沒有。真奇怪,往常總是有很多布拉格人來這里呼吸新鮮空氣。她心中忐忑不安,但山路如此安靜,而靜謐是令人安心的,于是她不再緊張,充滿信任地投到山的懷抱中。她向上走著,時而停下來看看身后。她看到腳下有許多城樓和橋。圣徒雕像揮著拳頭,兩只石頭眼睛凝望云端。這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
瑪麗亞溫泉城自拍
14、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里。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頭去關心身后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
老城廣場天文鐘
15、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么,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
茲諾伊莫
16、她眼前浮現出一片鄉村生活的幻景:有鐘樓的村莊,田野,樹林,順著溝渠奔跑的小兔,以及戴著綠色帽子的獵手。她從未到農村住過,對鄉下的想象都是聽說來的,或許是從書中讀到的,還或許是無意識地從古老祖先那里承襲下來的。這些幻景在她腦子里栩栩如生,如同家庭影集中老祖母的舊式照片,明白而清晰。
查理大橋雕塑
17、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藝人演出
18、人生如同譜寫樂章。人在美感的引導下,把偶然的事件變成一個主題,然后記錄在生命的樂章中。猶如作曲家譜寫奏鳴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題也在反復出現、重演、修正、延展。
圣約翰內波穆克
19、迷途漫漫,終有一歸。他要塵世間的上帝之國。
查理大橋三腳架
20、對這些歲月的回憶遠比它們本身更有魅力。
——以上節選自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極致旅 今日頭條號: 已經隆重上線,歡迎關注收藏,轉發分享。極致旅 原創圖 真生活 也許我們的圖片不是最美的,但發誓是原創的;也許我們的生活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真實的。旅行在別處,尋覓一種久違的感動。追逐一個夢,編織一首詩,我們生活在遠方。
除非另有申明,本文字及圖片知識共享許可采用“署名-非商業使用-禁止演繹 2.5 中國大陸”許可授權,版權所有者:焦紅飆(SAFARI狩獵人)。您可以自由分發,但請確認保留署名和非商業用途、不得修改。若任何公眾媒體、自媒體及網站刊用,敬請約稿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