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奶些事
小奶牛立馬向后翻騰三周半。
奶叔的很多同事都是貓奴,談起自家主子的肢體語言,一個個津津樂道,尾巴怎么擺是緊張,呼嚕怎么打是高興,能聊一中午。
其實,動物界用身體表達情緒的,才不止貓貓狗狗這些寵物。奶叔最喜歡的小奶牛,就會用各種小動作和人們溝通。
最懂奶牛心的“奶牛信號學”
現如今的牧場里,奶牛的待遇越來越好,按摩、散養、聽音樂、喝泉水……但即使這樣,荷蘭人還是擔心做得不夠。為了更好地和奶牛們相處,以強大的生命科學著稱的瓦赫寧根大學建立了一個新的學科:奶牛信號學。
科學家們和有經驗的牧場工作人員一起,觀察牛群和牧場,學習奶牛的肢體語言,他們發現奶牛其實非常聰明,可以通過特定的動作和人溝通,告訴人們自己心情如何,有沒有生病,喜不喜歡現在的飼料等等。
幾個小知識,結交奶牛無障礙
和我們人類相比,奶牛對生活環境的要求并不算高,只要有充足的水、陽光和新鮮空氣,有多汁的牧草,有寬敞的休息和活動空間,就很滿足了。
不過,作為一種溫和的食草動物,奶牛最大的弱點就是
膽小!
當一頭奶牛露出眼白,頭向后仰,或者尾巴靠近后腿,甚至夾在兩腿中間的時候,都表明這頭牛受到了驚嚇,需要趕緊安撫一番。
△摸摸人家的大奔兒頭安慰一下下嘛!
如果奶牛的頭比正常的時候垂得低一些,耳朵下垂或者眼睛深陷,就說明它沒吃飽喝夠,需要趕緊加加餐。
而如果奶牛站立的時候腿伸得很直,但身體向前傾,很有可能就是它們在水泥地上站立時間太長,四肢和蹄子覺得不舒服了。
奶牛的日常生活就是吃吃睡睡和散步,生活比較懶散,所以,如果奶牛長時間不愿意躺下,可能是因為它不喜歡自己的“床”。這時候工作人員就要看看它們的床夠不夠寬敞,上面鋪的稻草夠不夠厚實,所在位置的空氣是不是新鮮。
懂奶牛愛奶牛,小奶牛也愛你
為什么要這么小心伺候奶牛呢?科學家們發現,奶牛在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的情況下,產奶量比生病不開心的時候高出三倍左右。所以,讀懂奶牛的肢體語言,當然是非常有必要的啦!
奶叔喝著濃濃的旗牌牛奶,覺得不僅要謝謝可愛的奶牛們,也要謝謝研究奶牛信號學的科學家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