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他比喻成玉石雕刻世界的唐伯虎,也有人認為他是這一領域的林風眠,能有如此成就,只是因為他用他的智慧和汗水賦予了那些玉石更美麗的生命和靈魂。
12月20日,藝術領域聲名顯赫的玉雕大師翟倚衛10年回顧展將在山西省太原市國貿大飯店隆重舉行,代表了翟倚衛老師近年來的多項頂級作品參展,作品的表現必將讓參會者嘆為觀止。已報名參展的近百位玉雕界的收藏家已陸續抵達太原。此次活動共歷時三天,國內200多家媒體將對此次活動進行聯合報道,將舉行媒體見面會、vip鑒賞酒會、論壇、《霽月光風》簽售、模特動態展示以及拍賣活動。翟依衛,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協會副會長,也是海派玉雕新生代中堅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2010年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派玉雕代表性傳承人”,有“翟一刀”美譽。
接受百家媒體專訪 倚衛大師暢所欲言
翟倚衛大師溫和而內斂。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正是因為藝術的浸染,加上多年的游學經歷,不得不用“玉如其人”來形容這位玉雕世界的大師。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翟倚衛大師稱,玉自古以來是身份的象征,是中國文化傳統的精髓,是帝王將相、士大夫階層、文人墨客表明身份的佩飾。佩戴和田玉雕出的玉牌既不像黃金、寶石那樣顯眼,又體現出佩戴者的高貴和學識。玉的內斂、不張揚的精神以及玉的純與潔,彰顯的是個人的品質與修為。它終究是每一個朝代、每一個時期真正彰顯身份、學識的最佳飾物。我們這個時代也絕不會例外。玉牌雕刻在明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以玉雕藝術大家陸子岡命名的“子岡牌”,集書法、繪畫、文學、雕刻于一體,充滿了詩情畫意和人文氣質,是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境界。但是其后必有來者,翟倚衛大師在繼承明代傳統“子岡牌”的表現手法上,追求中國文化意境的詩意表達和“意在畫外”的中國美學思想,同時吸收西方現代藝術的表達理念,并向時尚靠攏,從國外的繪畫、雕刻乃至當代藝術中汲取營養,中西結合,將透視、立體架構引入,以頂推、陽刻和淺浮雕手法,運用畫面基本寫實、稍有變形的處理原則;同時強調畫面的細膩精準,引入當代的花草圖案,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而從進入這個領域開始,他就很擔憂玉雕界的現狀,但他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推陳出新,不斷地完善自我。
他1975年考入上海玉石雕刻廠工業中學 ,1978年在上海玉石雕刻廠爐瓶車間學習 ,1988年至2001年在日本、瑞典留學 ,2008年被評為中國玉石雕刻大師,2009年獲高級工藝美術師職稱,同年取得上海市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12年被評為中國國家藝術大師,2013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派玉雕代表性傳承人。在他從事玉雕工作近40年的歷程中,他認為,中國傳統玉雕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玉牌,它是集書法、繪畫、雕刻于一體,是集中國文化之大成者,從工藝上來講也是最難以駕馭的,更是可以推陳出新的最好載體。通過這些年的海外求學和藝術探索,他深深地認識到時代在變,藝術審美和藝術表現也應該跟隨時代的步伐來變化。傳統的題材、經典圖案、模式是我們優秀的文化遺產。如果簡單、粗暴地不斷復制,就是對我們優秀文化遺產的褻瀆和不尊重。一成不變的話只能被現在的社會意識形態、現代的審美觀所淘汰。他認為,當代藝術家更應該表現當代的生活。繁華都市、社會新貌,無論城市、人物都可以融入到玉牌創作中。他最終把玉雕、玉牌作為載體以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在玉雕創作的題材和內容上,當代女性入畫是他的首創之舉,因為當代女性有著時尚、生活、城市的氣息,他大膽地將傳統女性的溫柔賢惠和現代女性的時尚自由這一對看似矛盾的對立面、兩種不同的美感和個性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尤其是開創了“背影女性”獨特的藝術表現內容,更憑添了婉約、朦朧、柔美的藝術感覺。各種建筑形式被放到了藝術設計中,作為玉牌題材的背景靈活運用,除了那些傳統的亭臺樓閣之外,海派石庫門、歐式建筑以及各種建筑藝術所特有的局部設計都被他吸收融合,極大地豐富了創作內容和藝術表現。在他創作的傳統花鳥題材的玉雕作品中,也能看到許多新的元素,比如玫瑰、山茶等傳統題材看不到的東西。他往往在傳統題材上加入與時代相吻合的概念,達到更唯美的意境。在傳統玉牌的牌額、邊框的設計上,傳統的花草紋、云紋、如意紋之外,他更多加入現代紋飾設計風格。在雕刻工藝上,他采用多層次的設計布局和雕刻手法,這是與傳統玉牌創作的最大區別,也是最大限度體現玉質縝密、細膩、潤澤的一個非常好的雕刻方式。除了雕刻主體、背景、邊框等多個層次之外,他還融入了深(遠)景、中景、近景等現代美術的透視方法,用深(高)浮雕、淺浮雕和薄意雕刻的傳統手法加以體現。同時,大量運用陰與陽、空與實、疏與密、方與圓、線與面等藝術手法處理,更好地表達出各種題材的藝術美感和創作內涵。
面對市場勇于開拓 金獎頻獲拔得頭籌
其實,他開創和堅持現代新玉雕藝術創作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的,因為許多同行都在傳統玉雕工藝上坐享其成。隨著玉器市場的繁榮,玉料的價格的瘋狂上漲,用昂貴的白玉原料去設計創作一些以前從不曾做過的新題材、新東西,去接受市場檢驗,同樣也是非常有挑戰性的。可喜的是,他的藝術創作被市場所接受,作品和風格在探索中也受到了玉內專業人士的廣泛關注和好評。玉雕的創作和市場對接,其本質是市場對于藝術的考驗,只有經過了成熟的市場考驗的藝術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
在第六屆、第七屆“天工獎”評比中,翟倚衛的作品《倩影》和《早春》接連獲得金獎,這絕非偶然,這是其玉雕作品從最初的注重畫面唯美的感官效果,到追求雋永含蓄的意蘊之美的一次升華,也是中國玉雕界對翟倚衛多年孜孜探求玉雕藝術不斷創新的最高褒獎。
《倩影》
這是作者的經典之作、成名之作。作者將玉牌的制作手法融入到手把件中,用現代寫實藝術表現方法將原石特有的肌理予以表現。恬靜的少女與飄逸的衣紋這一靜一動,將動靜相宜之感表現的淋漓盡致;周圍環境的刻畫,為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做出鋪墊,更將畫中人物的情感表露的一覽無余,給觀者營造出身臨其境之感。此作品是因材設計的典型案例,充分展現了作者駕馭玉材、自由創作的深厚功底與能力,詮釋了自然與人文的美妙結合。
<早春》
選用新疆和田帶皮優質白玉籽料,鼓形的牌型充分展示了子岡牌大氣厚重的張力。作品正面在創意上巧妙地把天然的黃色皮面設計成生機盎然的迎春花,和右下角飛舞的兩只燕子遙相呼應,傳播著初春的氣息。獨具創意的是,翟倚衛第一次把撐船的少女定格成背影形象,這種大膽的藝術處理,表達了“意在畫外”的中國美學思想。
《春堂入夢》
羊脂白玉,凝結質密。創作時因勢利導,大量采用長線條,無論垂柳、少女身形、衣紋的處理發揮到了極致,讓藝術美感撲面而來。春柳在微風中搖曳,使靜態畫面充滿了節奏動感。垂柳的雕刻也做出新的嘗試,面、線與具象的柳葉柳條、少女衣飾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寓示著青春的力量,好像和煦的春風掀起了初春的面紗。
《雨瀝》
牌面構圖大膽,兩邊素雅留白保留玉石原有的皮紋,中間水滴形構圖與背景中的瀑布相得益彰。畫面運用一貫的翟氏構圖風格,以現代女性背影題材入畫,少女在綠蔭掩映下,優美地彈奏鋼琴,女性溫婉又充滿動感的線條、瀑布的喧囂、琴聲的清朗、安臥的小貓,一下就把這美麗的世界定格成永恒。仿佛水滴之聲伴著琴音,一派恬靜,寫實中透露出來的唯美意境躍然眼前。玉牌背面配以泰戈爾的詩句,字體左右不對稱處理并運用手書宋體字,使得玉牌在保留古韻意味的同時,更透出現代藝術的美感。
時至今日,他已獲得近百項金獎。一個好的玉雕匠人,一位真正的藝術大師,既要有良好的技藝,更要由長遠的眼光和智慧。翟倚衛大師始終一如既往地對藝術和工藝孜孜不倦地追求,因為藝無止境。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他所雕刻的玉雕作品將賦予玉石生生不息的生命和靈魂。”
權威機構中肯評價 品牌之路弘揚文化
在介紹翟倚衛先生此次活動參展的玉牌作品時,權威機構這么評價:他的作品給人清新典雅的感覺,與傳統的玉牌有很大的區別,他在創作理念上打破了總是高高在上的神佛題材,更多地表現鄉村的古樸氣息、自然的幽謐風光,強調人景結合,體現文人氣息。他將現當代女性形象表現在玉牌上,讓白玉充滿了地方特色及時代特征,又兼具女性柔美。而且玉牌作品的名稱也都充滿詩意,多以詩詞命名。他意在追求中國傳統文化意境和中國美學思想的實踐,巧妙地將古老的藝術表現方式與現代藝術有機結合。他在傳統的玉雕技法上,不斷探索并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宣布以個人名字命名的頂級定制品牌“翟倚衛”和以中國傳統文化與國際時尚飾品概念有機結合的高端品牌“余佳”已經成為玉石收藏界去偽存真的標志。
在談到他的創作時,翟倚衛表示“翟倚衛”將繼續延續自己的個人風格和精神,屬于頂級收藏級別的文化玉牌,數量稀少,每年只接受不超過10枚的定制,均由他本人設計,嚴格控制市場流通量,屬頂級定制藝術佳品;“余佳”則由本人及優秀珠寶設計師組成的設計團隊,將中國傳統文化和國際時尚飾品概念有機結合,在原有玉的形制上大膽變換,使玉成為流行的時尚配飾。
談到白玉乃至藝術品的投資收藏問題,翟倚衛本人認為,白玉投資剛剛起步,可謂是方興未艾。名家之作的玉器,具有更好的收藏價值,尤其是造詣高、有新意、有特點的藝術佳品。他表示,當前玉雕最急需的就是創新和品牌,傳統小作坊似的思維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需求了。上世紀80年代初,一公斤一級和田玉籽料100 元,到了2005年,價格達到10萬元以上,如今已達百萬元以上。三十年上漲萬倍的背后,是中華玉文化積淀的依托,也是玉石作為稀缺資源的價值所在,更是玉雕藝術不斷被藏家認可的顯示。價格的夸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玉石玉雕的認識并沒有同步提升,其他玉種如青海玉、韓玉、加拿大碧玉、俄羅斯玉等近年來暢行市場,收藏者被五花八門的“和田玉”的招牌所迷惑,高價買到了“他山之石”。況且,同為和田玉,還分原生礦里的山料、從山上崩落河床的山流水料以及河床里的籽料等不同種類,價格也有較大差異,普通藏家、消費者面對一塊玉石,基本上是一頭霧水,即使是機構鑒定,也不可能鑒定產地。所以,一邊是朦朧混沌的產地、身份,一邊是瘋狂上漲的價格,藏家的風險就被急遽放大了。對于想介入玉雕收藏的人來說,大師名家的玉雕一般用料都比較高級,拿著錢也不一定買得到,從而保證了收藏的價值。
在接受國內外知名媒體的采訪時,翟倚衛認為中國玉雕必須走品牌路線,透明自己的“身份”,讓藏家收藏真正的精品。他公開展示過一塊十幾公斤重的頂級和田羊脂玉,這塊價值上億元的原石,將用來創作一套玉雕藝術珍品。翟倚衛說,自己的“吃螃蟹”舉措雖然迥異于常規,存在一定風險,但玉雕品牌化道路一定要有人去嘗試,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認識和親近中國的玉雕文化。
和諧社會,玉成天下。翟倚衛大師不僅是玉雕界的巨匠,而且在繪畫、書法、詩詞領域也有相當高深的藝術造詣。一位故宮博物院的頂級專家在欣賞他的作品之后告訴記者:“在玉雕上表現作品的藝術水準是有難度的,它不亞于在宣紙上作畫、寫字,如果把翟大師的作品在腦海中還原于宣紙,依然能夠感受那種撲面而來的藝術魅力。”
12月的山西太原已漸入寒冬,但翟大師和他的作品展將給這段日子帶來入沐春風般的暖意。我們將拭目以待此次活動,也期待有更多的人真正領略翟倚衛大師的藝術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