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雅馬哈中國之邀,雅馬哈國際藝術家裘元樸先生開始了這個冬日在中國的鋼琴演奏之旅。分別為中國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帶來大師班暨獨奏音樂會。
裘元樸先生出生于1964年,美國紐約的一個普通中國家庭,從咿呀學音到被人稱作“無冕之王”(Non-winner),他一生傳奇。他曾在美國朱利亞音樂學院讀書,卻在法國成名;他曾是一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如今卻是久負盛名的鋼琴家;1993年,他在美國"范·克萊本鋼琴大賽"的決賽中因其獨具個性的鋼琴演奏獲得世界關注,卻被淘汰出局,引起輿論的一片嘩然;他熱愛繪畫、烹飪、冥想,每天卻只練兩個小時的鋼琴;他獨創了"深度鋼琴學習法"(Deeper Piano Studies),與學生共同生活,教他們做很多事,除了練琴……
裘先生的獨奏音樂會,著紫色中式馬褂,一副黑架無框眼鏡,扎著一頭馬尾,留著一小戳個性的胡子,與人交談誠懇而總帶著微笑。這次武音大師班課程,他詢問上大師班的武音雅馬哈音樂獎學金第一名獲獎者雷博文同學,在彈奏的時候,想些什么。雷同學略帶羞澀的回答:我在想音樂和鋼琴。這是標準體面的中國式琴童的回答。裘先生卻哈哈大笑,說他不相信。因為他希望孩子們在彈奏鋼琴時,理應放去束縛,暢想在人世的諸多景象中。
裘先生在25年前就成為了雅馬哈藝術家,本場演出,舞臺中央是一臺150萬的雅馬哈新型的音樂會演奏用琴CFX鋼琴,主持人介紹,裘先生甚至都參與提供了這樣頂級鋼琴的研發意見。裘先生在彈奏之前,總會對作品進行一定的詮釋,這可以讓觀眾更貼切理解作品本身所要表達出的情緒和幻化的故事場景。
例如在彈奏李斯特改編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前,他就講了這么一個小故事。他認為李斯特是當時唯一能夠理解貝多芬作品的人。李斯特將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都改編成了鋼琴曲,而他改編的第一個作品就是第五交響曲。作品的核心內涵是在表達戰爭中不斷向前,不斷突破障礙的意境,所以會不斷重復那個鏗鏘有力的旋律,使作品跌宕起伏,震撼人心。但在那個年代,沒有像今天雅馬哈這樣頂級的好鋼琴,所以不得不準備兩架鋼琴,以備替換掉彈壞掉的鋼琴。所以,裘先生笑著說,現在有了好鋼琴,考驗的只剩下鋼琴家的雙手了。
這刻場景,仿佛穿越到民國,一個穿馬褂留辮子的先生帶著西洋的時尚,開始奏響穿透你靈魂的樂曲。裘先生是一個奇特的鋼琴家,他甚至就坐在那么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靠椅上,無視你任何所謂高級的琴凳,奏出讓你一生都難忘的曲子。他改編的普羅的曲調,度進了他的魂魄,單手彈琴時,另外一只手也高高抬起抽搐式的配合,曲調常常在高音處不斷持續,仿佛戰斗的沖殺不息,又如海浪,一邊一邊沖擊著你,讓你從耳朵到內心都五體投地。他讓你挑剔的意識瓦解,只剩下唏噓不已的嘖嘖稱奇。他對琴的控制,就似一個老友面對老友的談話,這一刻,雅馬哈CFX如桀驁的駿馬,知道懂他的人來了。
舞臺上的裘先生是一個感性的大師,當全場觀眾用最熱烈的掌聲呼喚他返場的時候,他從后臺一路小跑上來,臉上表情讓人忍俊不已。音樂和人本身都那么招人喜愛。
一次返場,兩次返場,三次返場,觀眾們完全為裘先生發了瘋,為了聆聽更多裘先生帶來的美妙音樂,掌聲不斷,喝彩聲不斷。裘先生返場5個曲目。返場演奏了《思鄉》、 Prokofiev的《Romeo and Juliet》、Debussy的《Clair de lune》等等。
演奏結束,瘋狂的粉絲們直接沖進后臺,將裘先生簇擁回舞臺,請求簽名合影留念。
武音鋼琴系的蔣立平教授激動得對我們說,實在是太美妙太震撼的演出了,裘元樸先生就是一個鋼琴的魔術師。武音的學生激動得給朋友打著電話說,裘元樸彈得太棒了,那聲音之震撼,你都無法想象。邊打電話邊往臺上沖,期求合影留念。雅馬哈鋼琴經銷商武漢銀可可琴行老總何浩先生也激動得拿著節目單,擠進粉絲群找裘先生簽名,他說,從來沒有這么瘋狂,我這次也要追星了。
從 11月開始,雅馬哈音樂獎學金系列活動涵括九大音樂學院雅馬哈獎學金比賽、雅馬哈獎學金各學院頒獎音樂會,雅馬哈國際藝術家柯布林大師班、獨奏音樂會,九大音樂學院系主任論壇,雅馬哈獎學金全國獲獎者音樂會,雅馬哈國際藝術家裘元樸大師班、獨奏音樂會等系列活動,在中國九大音樂院校所在地刮起雅馬哈獎學金活動的旋風,12月20日晚19:30開始的這場裘元樸先生的獨奏音樂會,將2013年度九大音樂院校雅馬哈音樂獎學金系列活動推向了最高潮,系列活動圓滿謝幕。
人群散盡,舞臺上,那臺卓越非凡的雅馬哈CFX鋼琴期待下一次音樂奏響的時刻。或許開啟它的是雅馬哈藝術家,或許是雅馬哈獎學金獲得者。
或許。。。
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