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義達
我人生經歷很多,足夠我寫一輩子的歌
代表作:《顯微鏡下的愛情》
BQ:你是什么時候開始自己寫歌的?
H:16歲。
BQ:對你來說,創作者的身份重要,還是歌手的身份重要?
H:當然是創作者的身份比較重要,偶像歌手就是被包裝,創作人就是原創。
BQ:最近樂壇常在談論一句話,“華語樂壇缺乏的不是好聲音,而是好作品”。你認同這句話嗎?
H:非常認同??纯催@幾年沒什么歌曲被廣泛流傳就知道了,不是沒有好作品,而是好作品很難被關注。
BQ:那么,你對于“好作品”的定義是什么樣的?
H:用不用心就是標準,音樂里用心了沒有,一聽就知道。寫完歌當下我不會有滿足感,要看到音樂的成就。
BQ:你自己特別滿意的作品是什么?
H:《漸漸》、《顯微鏡下的愛情》、《我不哭》。
BQ:你創作的靈感和養分來自哪里呢?
H:我人生經歷很多,足夠我寫一輩子的歌。
BQ:最近你推出新專輯,你說相比以前,現在的創作更像你自己。為什么會這樣說?
H:這張專輯全部是自己的作品,當然就更像我自己。之前被打造成為偶像,在主流的公司,聽從主流的安排,哈哈,很辛苦。低迷的那段時間,讓我有機會脫離了所謂的主流。
BQ:對你來說,你覺得最理想的創作環境是怎樣的?
H:沒有非法下載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環境。
BQ:你的創作會受到限制嗎?
H:現在創作不會受限制。
BQ:能簡單講講你一張專輯的制作過程嗎?
H:一般最少需要一年,從寫歌到編曲、錄音、剪輯、混音、母帶后置。創作部分需要 6個月以上,制作的時候每首歌都要聽上百遍,保證它的耐聽度。
BQ:你有特別欣賞的音樂創作者嗎?
H:黃家駒,他是我的啟蒙者,沒有他就沒有那么執著的黃義達。
BQ:你最近有在寫歌嗎?哪種類型的?關于什么的?
H:一直有寫,更加搖滾的風格,關于男人女人。
王若琳
代表作:《Adult Crap》
那時候我就說,為什么我創作的歌曲都當作一個 BONUS(獎品),沒有人把我當作創作歌手,我把自己看做一個創作者。公司那時候就說,因為市場不要這樣的東西,市場就是要芭樂歌。我覺得很不對,我覺得就是因為你們這樣想,所以市場才很糟糕。你這么消極的想法,就覺得,只能這樣,那是你自己的不夠。你在起跑點就認輸了,我干嘛要跟你一起認輸。我才不要跟你同一艘船沉下去。
我做的音樂,你需要以它是兒童音樂的角度去欣賞,你不能以一個很嚴肅的角度去剖析它。像大人聽音樂其實很煩,他們會分析這個歌詞的真正意義是什么,他們通常是錯的。我做音樂是很直接的,我喜歡就是喜歡,我不喜歡就是沒有共鳴。我不希望我的音樂是需要過度解讀的。假如你聽不太懂,你想要解讀,那你反而會更越描越黑。我的音樂是很音樂性的,不是那么思想的。
曲婉婷
代表作:《我的歌聲里》
我現在見著個媒體,就想跟對方說,不要寫曲婉婷是歌手,我希望大家稱曲婉婷是個原創音樂人。我不只是一個歌手,我覺得我 20%是會唱,而剩下的 80%是寫詞、譜曲和彈樂器。
在我心里,《我的歌聲里》并不是我寫得特別牛的一首歌,所以對于我來說,這首歌很好超越。可能在大眾心里,不會這么覺得,但我也不會太考慮大眾的想法,我寫《我的歌聲里》的時候,都沒有考慮你們是會喜歡還是不喜歡,我只是把我當時那一刻的心態、我的經歷給寫出來了。大家喜歡是最好的,不喜歡的話,我可以個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