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聊臺灣之旅,一定不能少了臺灣電影。
1983年的《搭錯車》,讓周黎明第一次在電影里認識臺灣,那一年他正在廣州中山大學讀研究生。這部電影讓山南水北的內地觀眾看到了傳說中的臺灣,其中臺灣歌手蘇芮演唱的《酒干倘賣無》更是傳遍大街小巷。周黎明回憶,當年看的是電影錄像帶,因為放過太多次,畫面已變得白花花的。至于電影中臺灣的影像畫面,已經記不清了。
在上世紀 80年代,周黎明對臺灣的印象更多地源于兩個名字 ——鄧麗君和瓊瑤。鄧麗君甜美的嗓音和溫柔的唱法在內地年輕人之中風靡一時。而阿里山、日月潭、澎湖灣、綠島、淡水,這些美好的地名化作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想象,留存在當年“80年代新一輩 ” 的成長記憶里。至于瓊瑤,在“瓊瑤風 ”席卷內地之前,電影控周黎明就已經看了她的大量作品。且不談言情電影的浪漫和做作,單是電影里臺灣人長幼尊卑的規矩和畢恭畢敬的做派,就讓當年從未去過臺灣的周黎明印象深刻。
“無論如何,跟著電影和流行歌曲了解臺灣還是隔靴搔癢。”周黎明說,“只有親身到了,和當地人有了接觸和交流,才會發現臺灣社會的人情味”。
初到臺北,周黎明心生感慨:“這是我第一次去臺灣,感覺好像回到了自家的村子里。”2013年 11月,周黎明、盧北峰聯同十余位內地著名攝影家參加了由中國日報社、北京紫檀文化基金會、北京神州國旅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聚焦臺灣”實地采風。在為期一周的時間里,攝影團乘坐東風裕隆“納智捷”汽車,走進了臺北人的生活。
仁義、平和——周黎明用這兩個詞形容臺北人的生活態度。“這種姿態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臺灣電影里能夠看得出,比如侯孝賢的《童年往事》。”電影中的表達是戲劇化的。但臺灣電影角色平實的對白,家里家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慢條斯理的生活細節,是沒有戲劇沖突的,平淡如水的。“很多人在看電影的時候感覺太平淡了,沒有什么好看的點——到了臺北,你才發現,平淡溫和的狀態本就是臺灣人的生存狀態。”
這種狀態在臺灣電影《逆光飛翔》中表現得一目了然。
“如果用戲劇化的手法表現一個盲人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應該出現幾個搗蛋鬼欺負他,接著出現富有正義感的同學站出來保護他之類的情節。但是我們沒有看到那么多波折,同學們既沒有因為他的殘障而歧視他,也沒有對他格外照顧。電影跟真實的臺灣很接近。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這就是生活本身。”而海外新聞和《全民大悶鍋》里面立法會充滿戲劇性的怒罵廝打,怕是臺灣人最極端的狀態了。
仁義街,忠孝東路。
臺灣社會對仁義禮智信的崇尚,從地名可觀一二。“走在這些忠孝仁義的街頭,你會發現,這種傳統美德的熏陶不止流于表面,而是滲透至幾代人的骨子里。”和那些賣東西的小販的交流,讓周黎明感受到了親近和善。老輩人口中講的和課本上寫的仁義禮智信,不過如此。他們的誠懇守信,從夜市攤鋪和街邊小店中的買賣可見一斑。
“‘來看一看啊,嘗一嘗啦’——臺灣人的吆喝是我見過最沒創意的吆喝。”周游列國的周黎明說,“但卻透著親近直白”。 二十年前,內地人常說港臺,港臺,喜歡把香港和臺灣反放在一起類比。“其實兩者的風格相差迥異。很多地方對待外來的旅游者友善,只是一種專業的服務態度的表現。而臺灣人的友善,沒有仰視,也沒有鄙夷,完全是自然而然的。”
夜市攤鋪和街邊小店在臺灣很成氣候,往往還是幾代人傳下來的家族招牌,這讓大型的超級市場難以生存。“傳家老店”的經營哲學就是誠信為本,口碑再好的品牌,也很少有連鎖店遍地開花的情況。定價不能算作便宜,但精致的工藝質量會讓人感到物有所值。如同臺灣電影里描述的那樣,小店和餐檔都有幾十年的歷史,老板的年輕子女沒有遠走高飛,去外地奮斗,而是放棄工作,回家照顧父母,一心一意打理小店。“在電影里,我們會覺得這很戲劇化。然而這在臺灣很正常。而且經營一家家庭小館的收入,也足以養活全家。”經歷了經濟的跌宕起伏和地震的生死考驗,臺灣人的心態漸趨平和,錢已不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標。
臺北街頭的建筑未見得何等高大摩登,而街頭林立的小店和夜幕下喧囂的夜市卻足以讓人收獲小而美的感動。一買一賣之間體現的濃郁的市井之氣讓人恍若隔世。走在夜市間,透過煎炒蒸煮的氤氳,周黎明不禁唏噓,“這種隱隱的古風,或許是最珍貴的東西,要比幾處古建筑保存下來更為不易吧”。
不到誠品書店,哪能算來過臺灣?
誠品書店的特點在于氛圍和用心,它是經挑選過的書籍。從定位來說,誠品似乎跟三聯書店、涵芬樓書店比較相似,但誠品排書不分語言,英文、中文夾雜在一起,只看內容歸類。誠品也不分圖書和影像,林懷民的書旁邊便擺著云門的碟,很合邏輯。
臺北市臺北市敦化南路一段 245號 B2-2F
洪師父面棧,要有耐心
臺北遍地是這樣的小餐館,店面毫不起眼,但一問都有好幾十年的歷史,口碑好到爆棚。牛肉咬上去剛剛好,既不塞牙,也不爛如泥。而且,一碗面里居然有四五塊按我們標準堪稱巨大的牛肉。臺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二段 72號
香味就是廣告宜蘭三星小鎮的蔥油餅
三星距離臺北約一小時車程。三星的蔥很有名,這里的蔥油餅據說比別的地方好吃得多。排隊的人太多了,我沒有吃上,只是聞到了香味而已。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既然賣得這么好,為什么不開連鎖店呢?轉而一想,如果是連鎖店,還會那么好吃嗎?
【畫外音】盧北峰
可以不去臺北 101大樓,但必須去夜市
有旅游達人說,去臺灣游玩,可以不去臺北的 101大樓,但必須去臺灣的夜市。星羅棋布又五光十色的夜市是臺灣的特色文化,很多店鋪都是當地的金字招牌。游玩臺灣,尤其是帶著孩子游玩臺灣,不去夜市逛逛,白瞎了。
中國內地的夜市,功能單一,要么是吃,要么就是購物,有的到晚上十點基本就關張了。臺灣的夜市,集小吃、購物、玩樂、觀賞于一體,從晚上六點開始,直到零點時分。男女老幼、不同喜好的人在夜市里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攤點。臺灣的夜市不臟不亂,商販們誠信守則,與人和善,消費者不用提心吊膽、戒心十足。
跟隨中國日報社、北京紫檀文化基金會、北京神州國旅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聚焦臺灣”實地采風之旅,乘坐著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投產的納智捷智能化家庭用車,我們走訪了臺灣的大小夜市。你所看到的是桃園市西南不到 20公里的中壢市夜市。
窺一斑見全豹,在蜻蜓點水般的游走中,我會有不少的遺漏,更多好玩好吃好看的細節有待你自己去發現去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