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家電調研機構奧維咨詢發布的預測報告稱,受政策退出及透支影響2014年彩電整體規模將略遜于2013年, 預計2014年中國彩電市場內銷零售總量將達4564萬臺,同比下降4.5%。由于每臺廣電機頂盒都會收費,而且內容單一無法互動,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逃離電視屏幕,選擇了免費的互聯網視頻內容。由于電視是客廳的重要家具,多數家庭不得已安裝了電視,并選配了廣電機頂盒。但對于臥室需求,已經有超過80%的家庭選擇不在臥室里安裝電視機和廣電機頂盒,轉而從電腦手機上選擇了免費的互聯網視頻內容。
智能電視由于可以免費收看網上海量的視頻,一度被視為可以解放電視需求,拯救電視行業的拳頭產品。但由于智能電視的價格偏高,目前仍然有50%的用戶選擇不買新的電視機,而是選擇買一個300元以下的智能電視盒來收看話聯網的電視內容。電視仍然沒有進駐潛力巨大的臥室市場。
倍增加價遭冷遇,催生“成本加價法”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智能電視機等高端電視產品的價格居高不下,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據了解,不同尺寸的智能電視價格在幾千元到一萬多元不等,與同級別彩電相比,小尺寸如32寸的平均貴出500元左右,而大尺寸的更是貴出千元不等。以京東的售價為準,32寸的智能電視惠普和三星售價分別為2999元和2799元,即使是非智能的32寸電視機,三星的售價也在2000元左右。
過高的價格導致了智能電視在中國市場上的疲軟,以三星為例,三星電視連續三年為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按理說在中國也不例外,但是根據中怡康數據顯示,2013年三星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僅為7.4%,居于海信、創維等國產電視品牌之后,僅排位第六,三星智能電視產品雖多,但其定價虛高,致使很多中國消費者無法接受。
記者在家電賣場采訪時,一位姓王的阿姨告訴記者,家里為兒子買了新房,裝修好想要為兒子選購一臺智能電視,“現在年輕人不都喜歡用高科技產品嘛,所以想要給新房里買臺智能電視機。”但是王阿姨趁春節做活動在逛了很多家電賣場之后仍舊遲遲沒有出手購買,“智能電視的價格還是太貴了,比同尺寸規格的一般彩電要貴出來好多!如果價格不是這么貴,就考慮買智能電視了。”正如上述王阿姨的情況,因為智能電視過高的價格導致了眾多消費者對于市場上來勢洶洶的智能電視選擇了觀望的態度。
導致智能電視售價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彩電價格多以“倍增加價法”來定價,這種定價方法導致了電視的價格虛高的情況。所謂“倍增加價法”就是當成本增加時,銷售價格是成本價的N倍,這種倍增的定價方法不僅僅在彩電行業存在,其他很多行業中也普遍存在著采取倍增定價,小至我們日常購買的飲用純凈水,大到買車、買房。
在這樣的倍增加價法“肆虐”于彩電市場的情況下,國產品牌惠科反其道而行,一直堅持使用“成本加價法”來定價,也就是以最接近成本價的價格售于客戶。所以在京東上可以看出,惠科電視產品的價格基本都在主流品牌產品價格的9折左右。
惠科認為成本定價能夠催生惠科速度,對此惠科副總裁劉丹表示惠科電視一開始就是按照這個策略操作的,而現在也得到了很好的成效,并呼吁更多的品牌采用這種定價法則,來幫助消費者可以平價享受更為高品質的產品。
成本定價引導電商新趨勢
2013年很多互聯網企業參與到彩電行業中,為彩電行業帶來了新氣象。惠科副總裁劉丹表示,“按品牌溢價的定價模式已經過時,電商時代需要給消費者更多實惠。惠科將定位于做高端產品的普及者,所有產品一律按成本進行定價銷售。”
據了解,近期惠科即將推出一款32寸的智能電視機,根據成本加價法將其售價定一千元左右。另外,惠科在成本加價法的基礎上還提出了“解放”臥室的想法。同美國家庭在臥室甚至是在廚房都有安裝電視相比,中國家庭在臥室中安裝電視并不是很常見。市場上彩電售價高,再加上安裝后每年需多交的電視費等,打消了消費者在臥室中也安裝電視的想法。
惠科提出的成本加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電視價格虛高問題,通過“公道價”來實實在在的解放中國人的臥室。惠科副總裁劉丹表示,在解放了中國人的臥室之后,中國市場再加8000萬臺絕非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