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CHiQ有如暴風驟雨般的新品上市節奏使業界為之側目。目前已推出的CHiQ產品,在用戶痛點的精準把握和完美解決、對智能白電應用場景和家電互聯的考量,已走在了行業的前端,并受到資本市場甚至競爭對手的肯定。日前,海爾、TCL等企業曾在新品發布會、戰略發布會等公開場合把長虹CHiQ作為家電企業轉型的“一種現象”。
早在2004年長虹提出三坐標體系后,“以人為中心”的用戶思維就已成為長虹內部的共識。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用戶研究團隊逐步組建成型,并在智能化時代序幕剛剛開啟的今天成為長虹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據了解,長虹內部名為UCD(創新中心用戶體驗部)的團隊,以用戶調研為主要業務,通過入戶訪問、在線及電話調查、與調查公司合作等各種方式,收集全國各地大量用戶數據、分析用戶使用習慣和用戶需求,并從中找到共性、規律和用戶與產品的交互痛點,并及時將一手信息分享給其他戰略合作部門。
“以前我們做產品開發可能更多地是談技術,現在我們做產品的理念是:技術的進步真正能夠給用戶帶來什么樣的價值?是否真正能解決用戶使用過程中一些不舒適的地方?產品出來之后是否能真正解決這些痛點和問題?我們怎么才能把產品做得更好一點?”長虹創新設計中心用戶體驗部部長譚軍云表示,UCD的任務就是挖掘用戶潛在的想象,在用戶和長虹產品研發部門搭建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讓用戶參與到產品設計中來,使技術真正為用戶的想象服務。“UCD所做的就是在這樣一個理念下,通過創意、解決方案,使用戶和產品設計、開發人員可以在一個平臺上進行需求和響應的交互。”譚軍云說。
最初長虹專門做用戶研究的只是一個擁有四五個成員的小組。早在2005年用戶研究項目組的主要成員曾到香港接受了培訓,以求更好的了解用戶心理。2008年,在長虹董事長趙勇提議和支持下,長虹的用戶研究項目組正式組建成為一個團隊;2010年這個團隊正式更名為UCD,也就是創新中心用戶體驗部?,F在,這個部門已經擁有近30人,以中青年為骨干,平均年齡在二十七八歲。團隊成員主要分布在深圳、合肥、成都、綿陽等地。團隊成員專業背景非常豐富,有心理學專業的,還有統計學、社會學、市場營銷、計算機、設計等專業的,每一個人都在用戶研究工作中都依據自已的特長發揮著獨有作用。
成就長虹“CHiQ現象”,長虹UCD(創新中心用戶體驗部)團隊功不可沒。從CHiQ產品的設計、開發,到評測、維護,長虹UCD團隊圍繞用戶做了大量的調查分析,從交互方式、視覺感受、用戶需求等多種角度,時刻高度關注、考慮用戶的使用習慣,力爭讓產品適應用戶,而不是讓用戶去適應產品。
長虹CHiQ電視“扔掉遙控器”、“帶走看、隨時看、分類看、多屏看”的超強智能體驗,就建立在長虹UCD成員對用戶需求的敏銳把握之上。“我們在用戶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的家庭主婦覺得做飯很痛苦,因為洗菜、擇菜過程很繁瑣,所以希望有一個能夠打發時間的東西,很多主婦會拿平板或者是手機,甚至在家里面裝一套娛樂系統,這樣在廚房還可以繼續聽音樂或者看電視。我們根據這個調查結果設計了‘帶走看’的功能,在對于適用群體的評估時受到了超高的支持率。”長虹UCD用戶體驗設計經理宋娟介紹說。
在CHiQ冰箱研發的過程中,長虹UCD在一年的時間里調查了全國范圍內一萬多個用戶的數據,對用戶購買食物的習慣、周期以及食品變質等情況作了數據統計。根據UCD的調查,CHiQ冰箱的研發人員最終確定了“云圖像識別”的研發方向,將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變頻等多種技術整合到了一起,使CHiQ冰箱做到了“保鮮隨時掌控、保質期隨時提醒、花錢隨時清楚”,讓CHiQ“反客為主”,實現了與用戶之間信息互動。
長虹早在十年前就確定了“以人為中心”的用戶思維,有預見性地培育互聯網思維和智能基因,逐步部署、推進家庭互聯網。從蹣跚學步到大步前進,長虹UCD十年如一日堅持“以人為中心”用戶思維,以滴水穿石的耐心和對用戶需求的敏銳把握,鑄就了“CHiQ現象”。
而如今,長虹CHiQ在引領了家電智能化大潮的同時,還成為中國家電行業變個性思維模式的領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