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春季海參即將上市,身邊的朋友和同事們都在說海參。自2003年非典之后,海參其特有的保健功能備受關注,許多人都把海參當成進補的首選。說起海參,很多人都會想到威海、大連等幾個著名的海參原產地,認為這些地方產的海參要好于其他地方的。為了具體了解好海參是怎樣長成的,小編來到威海,零距離接觸真正的野生威海海參。
底播海參是怎樣長成的
小編來到威海,第一站就是海刺參的原產地乳山銀灘。著名品牌宮品海參的原產地就在威海銀灘,宮品海參的相關負責人熱情接待了小編,在生產基地,負責人告訴小編:“宮品海參大部分的海參,其生長方式是采用底播野生方式的,有少部分的宮之尊系列的海參是采用的宮家島附近海域的純野生刺參加工而成的。”
看到負責人提到野生海參和底播海參,小編不是很明白就向負責人請教。負責人又詳細介紹道:“底播海參就是經過培育的海參小苗,在適合的季節、溫度會投放到天然海域進行生長。由于海參的生長過程不受人類的影響,在野生環境中自然長大,一般成熟期至少要3-4年,所以這樣長大的海刺參的品質與純野生的海參幾乎無異,因此也稱底播野生海參。”
好海好水孕育好海參,環境決定海參品質
都說威海環境好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來到威海,小編當然也免不了到處走走。在海邊遇到一個漁民老王,老王告訴小編:“我從小就在威海長大,我們這邊海水一直都很清澈,生長出來的海參也是大肥碩味美,營養價值高,最主要是海水干凈,生長出來的東西人吃了也更健康。”
在走訪過程中小編了解到:威海位于山東半島最東端,擁有近千公里黃金海岸線,沿岸沒有大的工業企業,近海遠離大江大河入海口,各海區近海海底比較平緩,海底大多為礁石或泥沙石混合地質,藻類資源品種多,浮游生物豐富,水質無污染且肥沃,淺海年均溫度10℃至15℃,年均鹽度在30‰左右,適合刺參生長的-15米等深線以內海域面積達330萬畝,是刺參生長的理想之地。威海海域的氣候條件及生物條件等決定了海參生長周期長,營養豐富、活性成分的滋補效果好。
經過這次威海之行,通過零距離接觸威海海參生長環境,總算知道了為啥威海海參這么出名了,原來是跟海水和環境有關系,海水和生長環境決定了海參品質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