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o Gobbetti并沒有預料到Celine會在中國受到如此大范圍的歡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位時裝品牌CEO把這一品牌成功歸于其設計師Phoebe Philo的工作。
和許多將設計師奉為明星的品牌不同,Celine的設計師并不像 Marc Jacobs或Alexander Wang一樣時常出現在時裝雜志上,盡管她重振了這個早先表現低迷的法國時裝品牌,但她本人卻是這個圈中出了名不愿意談論自己衣服的設計師。
不過你卻一定對這個高級女裝品牌的風格不會感到陌生。在快時尚ZARA近幾季的服裝中,Celine的設計被模仿了個遍,在ZARA櫥窗里布滿的白色,早在去年巴黎春夏時裝周Celine秀場上,白色就在所有顏色中呈現出了壓倒性的優勢。
模仿是最為真誠的宣傳方式,這足以說明,大眾也對這種極簡主義風格投以歡迎態度。Phoebe Philo 對高街品牌的模仿看得相當坦然,她說“我明白此中含義。如果我們的作品沒有人模仿,我反而覺得應該引起警覺。這或許過于極端,但總體來說,如果我走在街上,看一眼櫥窗,如果能發現類似Celine的產品,就會想:太好了。但我知道真正的Celine,仿品和正品,二者完全不同。”
近兩年正以強勢姿態流行的極簡主義風潮,卻不是一件剛發生的新鮮事。事實上,這一風格起源于上世紀90年代,它將服裝視作功能化物件,主張回歸基本款,遵循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只保留基本的服裝要素,簡單說來,就是能用一顆扣子解決的事兒,絕不配第二顆,能用一種顏色制造的氣場,絕不把衣服當成調色盤,即所謂的簡約典雅范兒。
極簡主義風格最先發源于美國,這不難理解,因為紐約時裝向來摒棄華麗,在無數暢銷美劇中,紐約女人都被塑造出了獨立瀟灑的形象。紐約時裝周在幾大時裝周里,也是最崇尚實穿精神的,不能說它缺乏巴黎一樣的想象力和米蘭的天馬行空,它只是在全球商業氛圍最為濃厚的城市里,衍生出了最接地氣的穿衣哲學。極簡主義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一種。
但讓人們意識到極簡主義魅力的設計大師,卻來自德國,Jil Sander將自己的同名品牌近乎與極簡劃為等號,甚至在外界看來,她已經成為調教這種風格的大師。Jil Sander曾說過:“設計師越是刁鉆蠻橫,作品就越是明朗。拿走的東西越多,留下的就越純粹。”她喜歡極簡主義繪畫里的黑白色塊,她很聰明的將這些轉化在她的服裝設計里。在她的衣服里,鮮少見到拉鏈和鈕扣,2014品牌推出的秋冬系列,使用了其一慣喜歡的黑色、灰色、天藍等。
另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極簡主義設計大師Helmut Lang則來自奧地利,無論是德國還是奧地利,都有著對哲學的傳統思考。這讓設計師們不由自主地在服裝上延續了這種理念,他們往往選擇摒棄復雜的時裝理念,只保留最基本的款式,重新定義廓形,讓時裝看上去雖然簡單,但卻又十足美麗,并且受到了市場的認可,早在 1990 年代,Helmut Lang設計的低腰牛仔褲敢將售價定為200美金。如果他在男裝上用兩顆扣子,那么穿三粒扣外套的男人就被看作落伍。1998 年,紐約時裝周組委會接到Helmut Lang工 作室的電話,說是希望能在紐約首發新系列。此前一直排在米蘭和巴黎之后進行的紐約時裝周立即為他調整了日程,將時間提前足足六星期,圈內沒有一位同行表示異議。
在Jil Sander工作超過7年的比利時裔設計師,Raf Simon,如今擔任了Dior設計總監,自從2012年加入Dior后,將比利時人熱衷的簡潔風格帶給了這個以往以華麗高定而聞名的女裝品牌。 而近兩季風頭最盛發揮極簡主義風格的還是女設計師Phoebe Phi-lo,從某個角度來說,她的Jil Sander十分相像,他們都認為自己的服裝是為了那些自信滿滿、強大而又獨立的女性設計的。
在這位女設計師的改造下,極簡主義在今天更具實穿性,Phoebe Philo 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們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務求剪裁和設計精美。當然,穿著舒適感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服裝要為它的穿著者服務,切合她的生活需求。我絕不希望Celine過于繁復。”Celine全球CEO Marco Gobbetti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Celine的成衣銷量與皮包不相上下。
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Celine前不久來到北京復制了今年3月在巴黎2014秋冬秀場,模特一出場,你就能領略到極簡主義發揮的力量。女性在這樣的服裝裝扮之下,像是被賦予了一種氣質,讓女性變得自信和強大。這種氣質,在崇尚極繁主義的時代里,簡直不可想象。后者試圖通過更復雜的花紋強調女性特征,在極簡主義推崇者的眼里,這種風格無異于在放棄自我討好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