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前,誰都不會想到有一天我們會不需要鼠標或者鍵盤操作計算機,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大部分設備都已配備可觸摸顯示屏,使用者完全可以通過一塊屏幕完成所有操作,由此也誕生了平板。當然,完全的觸屏在需要極高效率的工作中并不適合,一是虛擬鍵盤會占據屏幕的大部分位置;二是使用者無法完美地利用十根手指,影響打字速度。因此,一些人會選擇購買外接物理鍵盤,以增加工作效率,這在不知不覺中也增加了負重,違背了平板的便攜輕巧原則,有人不禁思考,要是有隱形的鍵盤該有多好。
果不其然,Air Type就推出了一款概念產品,它僅由兩個手帶組成,用戶只需要掌握一些打字技巧即可。由于該產品還處于概念階段,要解釋它的工作原理還不太可能,不過大家可以聯想一下空氣吉他,它們的原理最相近。手掌上的兩個手帶能夠檢測手指的運動,并判斷打出的是哪個字母,然后通過藍牙或其他連接方式傳送給電腦。
不過,問題又來了,那就是Air Type想法雖好,可是“盲打”標準難以定義?,F如今,不是所有人打字的指法都是一樣,就算大部分相似,也會有少數幾個鍵字的差別,這很容易讓設備誤判。當然,如果Air Type真的推廣成功,相信這會完全顛覆我們在移動設備上的打字方式,每個人的指法應該都會趨于規范化,不過話說回來了,科技發展如此之快,到那時,也許我們已經不需要再打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