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多月,位于朝陽東區的東星時尚廣場就變成了當地居民茶余飯后談論的焦點,這是怎么一回事兒?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原來東星時尚廣場從七月份開始就推出了他們的自主消夏活動——東星才藝達人賽第二季,同時面向社會廣招選手。截止到昨天,已成功舉辦六場預選賽,累計到場觀眾多達千余人,參賽選手達百余人,其中12名選手進入到復活賽(8月23日),12名選手晉級半決賽(8月30日/8月31日)。通過賽事的舉辦,大批民間達人涌現,以社區團體參演為典型。有活動就有歡樂,在過去的賽事當中也發生了不少的奇葩事件,民間賽事歡樂多,我們一起來盤點。
科班出身不敵業余草根
翻看進入復活賽和半決賽的選手資料,發現專業科班出身與業余“草根”選手的比例竟然是是三七開。其實東星時尚廣場地理位置很占優勢,緊鄰中國傳媒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預選賽正值大學暑期,很多藝術院校的學生都聞訊報名參加了比賽,但晉級概率相對業余草根選手要低得多。該活動負責人反應了這樣一種現象:來自不同行業的草根選手基本是放開了心境來參賽,對名次的渴求并不強烈,有著專業背景的選手們反而會背負不少思想包袱,想憑借專業技巧取勝。作為普通老百姓,更樂于看到生動自然,敢于創新的表演形式,所以不按常理“出牌”的草根達人,得到了現場觀眾的青睞。
50 歲以上選手成頂梁柱
作為一檔全民活動,東星才藝達人賽吸引了周邊乃至海淀、通州等地的社區表演團隊前來報名。據悉,有的參賽團隊選手平均年齡竟高達60歲,她們也成為了本次賽事的一道獨特風景線,華麗的服裝,精致的妝容,整齊劃一的動作,無不讓人佩服這些時光機中的不老舞者。東星時尚廣場活動方甚至表示,將會考慮在達人賽后舉辦一場廣場舞大賽,專為這些大爺大媽們開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黃昏依然美麗,不知現在的80、90老去以后是否也能夠用如此的陽光心態去面對生活。
最歡樂的不是選手不是觀眾竟然是工作人員
東星時尚廣場本身就是一個很奇葩的商場。據了解,該商場最奇葩的兩件事:一是推出了20余項增值服務,甚至連修衣修鞋都是免費服務,周邊居民喜稱他們“活雷鋒”;二是每個月第二周和第四周的周一都閉店給員工放大假,東星人親切的叫它“東星善修日”,估計在北京城這么做的百貨商場也就這一家。在東星達人賽舉辦期間,現場工作人員也成了大家眼中最歡樂的“黑衣人”。活動負責人:“我們的現場工作人員全部來自公司各個部門的支援,除了幾個固定崗位外,其他人每期都不一樣,雖然增加了人員培訓壓力,但是卻大大加強了現場執行的積極性,正因為如此,每場賽事的成功舉辦也會收獲成倍的歡樂。”身穿黑色工作服,奔跑在活動的臺前幕后,就是這么一群歡樂的人用小強精神為雙橋地區的居民呈現了一場場精彩賽事。
東星才藝達人賽奇葩事件大搜羅。作為一檔民間消夏活動,東星才藝達人賽算得上是成功案例,并不是有多華麗的舞臺,多耀眼的燈光,關鍵是能夠得到廣大顧客朋友的認同。采訪過程中,很多選手和觀賽顧客都對東星時尚廣場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作為一家社區購物場所,東星時尚廣場已經走進了周邊居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