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第一季走紅時,有媒體提出一個概念:背著棺材板工作。近兩年所有成功的電視節目,都是超多機位拍攝出海量素材,精細剪輯而完成。《中國好聲音》用12個小時錄90分鐘的節目已是“駭人聽聞”,現在,以《爸爸去哪兒》、《花樣爺爺》等為代表的明星戶外真人秀,不但24小時貼身跟拍,大隊人馬還要尾隨明星們跑跑跳跳一路探險;安全措施也不能省,小的要防止他們受傷,老的要天天測血壓。電視里是旅途中的小溫馨小感動,未入畫的則是國內電視人恐怖的工作量。
投入和付出當然也成正比。以《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為例,去年12月的廣告資源招標會上,節目已經有了3.1199億元冠名費收入,創下歷史紀錄,而行業評估它的全部廣告收入(含冠名、插播、植入等)可達15億。“大型電視真人秀的制作規模、收入、影響力,都可以和超級電影大片比肩。”一位資深媒體人如是評論。 野外跟拍兩天,像生一場大病
去年的《爸爸去哪兒》團隊有100多位工作人員,大攝像機20多個,監控攝像機40多個,每組家庭都有兩臺設備跟拍。今年因為多了一個孩子,增加了一組跟拍攝像,設備也升級成了5D拍攝,高速攝像機。為了保證藝人家庭的安全,節目組還帶了醫療隊伍下鄉。
參加第二季節目的爸爸們上《快樂大本營》,第一件事是吐槽拍攝太辛苦,各種艱難任務讓他們體力不支,只好把面團當做總導演謝滌葵,狠狠摔到桌子上并痛罵:“謝滌葵!謝滌葵!”
但事實上,工作人員的疲憊比藝人有過之而無不及。黃磊挑著沉重的水桶從陡峭的山路上緩緩而下,說自己累得快要心臟病發,但最終剪輯出來只有短短十幾秒。攝影師也在扛機器跟著他們走山路,這種拍攝還會有視野受限看不清路的危險。某個沒有經驗的真人秀里就發生過攝影師只顧看鏡頭而掉進水溝的情況,在山路上跟拍的難度和危險系數顯而易見。
折磨藝人的“任務”,首先要拿去折磨節目組。編導們會設計多個任務方案,親身測試,挑出最可能有戲劇沖突的拿去給藝人完成。
“扎馬步頭上頂碗,碗里有多少水,什么角度最累,我們都自己試過一遍。讓藝人到蜜蜂房取食材這種看似危險的任務,我們自己都進去過,要保證安全,又讓他們有點恐懼感。”謝滌葵說。
藝人遭罪,工作人員的生活質量更低。最直接的就是休息時間無法保證。《爸爸去哪兒》節目組不存在完全關機的時刻,到了睡覺時間,每個家庭會留一臺攝像機和一個工作人員值班,如果睡覺時發生意外情況,值班人員會立刻叫醒編導和攝像。
爸爸們有房間可以挑選,工作人員則在村子里就近隨便住。運氣好的借住在村民家,運氣不好只能臨時搭帳篷。因為要不間斷拍攝,大家只能輪班吃飯,餓急了等藝人吃完就吃點他們剩下的飯菜。
“攝像每次拍完以后,就像生了一場大病……白天都是強打精神,要不斷鼓勵他們,兩天馬上過了。”節目組現場總導演蔣良這樣告訴本刊記者。
拍攝時間是馬上就過去,但是回到湖南后還有繁重的后期剪輯。72小時的素材要經過四輪剪輯:初剪版本有二十多個小時,之后再剪到三個小時,三個小時選出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的節目再編輯一輪才是最終播出版。《爸爸去哪兒》團隊現在已經非常熟練,完成這些剪輯仍然需要一個星期。 進了明星大宅,不能隨便走動
相比之下,《爸爸回來了》沒有野外的艱苦環境,觀眾們只見明星父親和孩子在家或者是賓館里嬉戲玩耍,一片其樂融融。但是操作起來也不容易。
讓《爸爸回來了》制片人岑俊義意外的是,網友們對明星家的裝修風格評頭論足,甚至影響了裝修潮流,“王中磊同款裝修”和“李小鵬同款裝修”大行其道。不過在一開始,他們連進入明星的家都要經過各種溝通。岑俊義的方法一是盡量描述節目可能帶來的影響力和前景,二是讓明星們把這檔節目當做“家庭錄像”、“寶貝成長記錄”:“他們本身也很愛拍孩子,我就說讓專業的團隊來幫你拍。”
這種說服奏效之后,在拍攝之前,攝像要把明星們的家從里到外徹底掃一遍,甚至連衛生間都不放過,研究如何布鏡頭。還要在大宅中挑一個小房間放監視器,作為節目組的工作室。
最折磨人的地方就在這里。節目組需要把對孩子的打擾降低到最小,讓他們盡量忽略家里有陌生人,大部分人都要擠在這個監視工作室。一般這種小房間都在四到十平方米,要擠十多個人,還要容納設備。“好壓抑,”岑俊義說,“要是在野外拍攝還能喘口氣抽根煙。”節目組在賈乃亮家找到的小房間是個小書房,沒有廁所,為了不打擾明星家庭的狀態,他們只好盡量不喝水不上廁所。
維持明星家庭的信任感,就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意愿。節目組和吳尊團隊接洽之初,對方就表示吳尊太太不想露面,《爸爸回來了》一直遵照這個約定執行,沒有打破。
“吳尊太太肯定是新聞爆點,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手段實現。但是我們放棄了,可以讓吳尊更配合更放松,也會有其他好的效果來彌補。”岑俊義認為,在明星家中拍攝,贏得信任最重要。高大上歐洲,吃不飽睡不好
以《花兒與少年》、《花樣爺爺》為代表的國外窮游真人秀,都是在高大上景點跟明星一起玩,但電視人的工作狀態一點都不高大上。
《花兒與少年》一百多人的團隊和明星一起浩浩蕩蕩出發,一日三餐基本是“番茄炒蛋、辣椒炒肉和酸辣土豆絲”,菜多肉少。但這個團隊已經很幸運了,最起碼出發前采購了大批“老干媽”,后續又在西班牙買了臘八豆和醬菜。相比之下,中韓合作的《花樣爺爺》團隊就沒這么充足的調味供給。該團隊由東方衛視和韓國CJ娛樂公司共同組成,一共五六十人。韓方團隊拍過原版節目,經驗豐富,攜帶大批泡菜和辛拉面,中方工作人員每天都是聞著他們早餐的泡菜味兒醒的。《花樣爺爺》導演商輝笑說:“叫醒我的不是理想,是泡 菜。”
拍攝期間,導演們用餐簡陋自不必說,也無法按時就餐,一天只能吃兩頓。早上先吃一頓早餐,下午四五點再吃第二頓,晚飯不吃。
組織明星出去窮游,工作人員預算有限不能住好酒店。《花樣爺爺》為爺爺們選的都是特色民宿,房間數量少,大部隊要在附近找平價住所,通常距離爺爺們的住處有幾站地。在緊湊的行程里,爺爺們能睡六到七個小時,但編導們睡覺的時間就只能縮短到五個小時。
一開始大家天真地擔心去歐洲會有時差,拍起來才知道根本不存在,因為會累到“隨時隨地能睡覺”,女導演們經常在等室友洗澡的空隙就睡著,令人不忍心叫醒。如果上車轉戰下一個景點,不會有什么人講話,大家都在爭分奪秒地補覺。
和其他明星真人秀不同,《花樣爺爺》因為有高齡藝人,對醫療保障的要求極高。節目組從上海請了頂級醫院的醫生擔任隨隊保健,每天監測爺爺們的身體狀況。一旦藝人身體出問題,就要立刻把他們送往當地醫院。曾江有一天血壓特別高,送醫院的應急預案差點啟動,好在觀察一小時后血壓又降下來了,拍攝團隊也跟著虛驚一場。
“這是我從業十年來最累的一次。”商輝說。幾乎所有參與當紅真人秀的工作人員都有類似感嘆。但海量貼身跟拍仍然是行業最熱門的趨勢,競爭重壓和收視率指揮棒下,后繼者只會越來越多。當然,所有這一切,都只發生在電視畫面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