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是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中國大陸最富有的人。根據福布斯(Forbes)的統計,今年馬云的財產凈額為195億美元。而在阿里巴巴在紐約創紀錄地首次公開募股之后,馬云的資產總額大爆發,飆升至250億美元。
許多人會問,什么時候能看到下一個比爾·蓋茨或史蒂夫·喬布斯,從草根做起實現成功的、富有的、以及擁有影響力的美國夢的人?什么時候中國也能有像喬布斯一樣的領袖?而馬云正是這一代表人物,未來十年將會改變中國人實現中國夢的方式。
馬云的經歷就像一個神話:他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在浙江省杭州市的一所普通學校學習,之后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賺到人生第一桶金。馬云說,自己仍對那些月賺20美元的日子感到自豪。馬云的成功讓人們認識到,關注世界上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情很重要。
盡管二十年來,中國取得顯著地經濟進步,十五年前,馬云創建的了自己的公司。他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在科技和商業領域落后于美國。他自學英語,研究美國的商業模式,了解eBay、亞馬遜(Amazon)和貝寶(PayPal)的成功之道。他在舊金山(San Francisco)的街頭采訪陌生人,測試阿里巴巴這個名字是否可行。最后,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阿里巴巴這個名字能讓人想到“芝麻開門”的魔幻景象,是人們找到各種寶物的通道。這個雄心勃勃的品牌也同樣是通往財富之道。
然而,和蓋茨(或喬布斯)不同的是,我們不用“創新者”來形容馬云。馬云模仿他人的做法,并做得比其他人更好。他不害怕行業里的后來者,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也從集成服務中看到商機,隨后阿里巴巴變成了一個面向中國市場,并集eBay、亞馬遜和貝寶之大成的網站。2003年,阿里巴巴集團創立了淘寶網來與中國的易趣網競爭。面對美國購物網站巨頭,馬云絲毫不畏懼。他有句名言,“eBay是大海里的鯊魚,淘寶則是長江里的鱷魚,鱷魚在大海里與鯊魚搏斗,結果可想而知,我們要把鯊魚引到長江里來。”2006年,eBay關閉了其中國網站,馬云大獲全勝。
馬云也為將來實現中國夢的人開創了新的成功模式。僅中國市場就能支撐大量的中國科技型企業,包括通信、智能手機和電子商務。
想到未來,想到中國夢,就能聯想到馬云。談及成功,馬云曾經說到,“我們今天的成功,不是因為我們今天很出色,而是因為15年前我們有夢想——網絡能夠幫助小企業成功”。
但是,中國夢是集體的夢。一些人會說,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更像是美國夢的實現。然而,馬云和蓋茨有兩點相似。和蓋茨一樣,馬云擔任集團的首席執行官,但是也允許他人來領導公司,并且關注社會公益事業。蓋茨基金會(The Gates Foundation)以其慈善工作聞名。馬云也正在籌劃建立慈善信托。據說,該慈善信托有阿里巴巴集團2%的股權,高達30億美元。馬云將實現更廣的中國夢,成為一名有號召力的慈善家,擴大慈善捐款。馬云的傳奇還在繼續。
作者科林·斯皮克曼(Colin Speakman)是卡帕國際教育(CAPA International Education)中國項目主管。卡帕國際教育是首都師范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合作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