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加的過多,火腿(腸)就會變“面棍”,難吃,也沒什么營養。近年,為迎合消費新需求,肉類加工企業紛紛研發上市無淀粉火腿(腸)系列產品,銷售勢頭火爆。不過,火腿腸也時不時的曝出質量問題。這些聲稱無淀粉的火腿(腸)真的不含淀粉嗎?
為驗證這一點,今年9月,《消費者報道》向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金鑼、雙匯、雨潤、得利斯等4個較知名品牌的6款無淀粉火腿(腸)產品,對其水分、蛋白質、淀粉三大品質指標,以及亞硝酸鹽、胭脂紅兩項安全性指標進行了測試。
品質指標檢測結果顯示,得利斯無糖無淀粉火腿的淀粉含量為1.2g/100g,并不符合其產品標簽宣稱的無淀粉(淀粉含量≤1%),而其他5款火腿(腸)的淀粉含量則在標準規定范圍內。
“無淀粉”≠ “0淀粉含量”
無淀粉火腿(腸)是指“不含淀粉”、“淀粉含量為0”嗎?答案為不是,這是對產品的一種誤讀。
“無淀粉火腿(腸)”是指淀粉含量≤1%的一種產品。普通火腿(腸)以便宜的淀粉替代肉,可降低成本,但口感不好,蛋白質含量偏低,營養價值降低。”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何慧對《消費者報道》記者表示。
本刊此次送檢的6款火腿(腸)產品,無論是火腿還是火腿腸,其品名或外包裝顯著位置均宣稱“無淀粉”或“未添加淀粉”,且標簽上都標注“淀粉含量≤1%”。
據本刊記者了解,國家推薦性標準《GB/T 20712-2006火腿腸》將火腿腸分為四個等級,其中“無淀粉產品”為最高級別,要求淀粉含量不超過1%,普通級僅要求淀粉含量不超過10%,級別最低。而《GB/T 20711-2006熏煮火腿》,只是按照蛋白質及淀粉含量不同將火腿分為特級、優級和普通級,其中對淀粉含量要求分別為≤2%、4%、6%,并沒有“無淀粉產品”這一分類。
在本刊送檢的金鑼、雙匯、雨潤、得利斯等4品牌6款火腿(腸)產品的淀粉含量指標方面,得利斯無糖無淀粉火腿的淀粉含量為1.2g/100g,明顯高于產品宣稱的“淀粉含量≤1%”,而其他5款火腿(腸)則在0.3~0.9g/100g的合格范圍內。
此外,6款產品的蛋白質、水分含量分別處于15.9~18.2g/100g、65.6~70.0g/100g范圍內,均符合標準要求。(如圖)
淀粉含量影響火腿(腸)的質感,其含量越少,產品的等級越高。而蛋白質的含量是火腿(腸)質量優劣的決定性指標,其主要來源是原料肉自身含有的蛋白質。
從檢測結果看,雙匯無淀粉火腿蛋白質含量最高,為18.2g/100g,得利斯無糖無淀粉火腿則最低,為15.9g/100g。也就是說,若火腿規格以350g/支 計,兩款火腿的蛋白質含量相差8.05g。
對此,中國營養協會理事、國家二級營養師焦通指出,原料肉的種類、取材部位、加工工藝的不同,會綜合影響火腿(腸)蛋白質含量。建議消費者選擇食用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火腿(腸)產品。
超量原因何在?
對于淀粉含量不符合產品標簽的問題,本刊記者聯系了山東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但截止發稿前,該企業并未做出任何回復。
雙匯集團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劉金濤則告訴本刊記者:“依據GB/T 20712-2006,生產火腿腸可以使用的輔料很多,有一些輔料自身含有淀粉,如香辛料類。若要滿足‘淀粉≤1%’的要求,還需要控制好此類輔料的淀粉含量水平。”
在這6款無淀粉火腿(腸)的產品包裝標簽上,雨潤無淀粉火腿有特別注明:本產品配比不添加淀粉,但不排除原料自身含有微量淀粉存在,淀粉含量≤1%。
焦通認為,火腿(腸)原料本身會含有少量淀粉。但從制造工藝角度來說,如果不在制造過程中單獨添加淀粉,只要選料嚴格,產品通常不會含有超出1%那么高的淀粉。其次,如果肉質不新鮮,則可能已經受到微生物污染,而微生物分解蛋白質供自身繁殖,結果會導致蛋白質含量低,以及代謝中產物可能會有殘留葡萄糖生成,干擾檢測,從而換算(測得)實際淀粉值含量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