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生活家地板與搜狐焦點家居網共同主辦的“尋找身邊的生活家”活動中,時尚達人踴躍參與活動,“大吐”生活時尚感受。
那多靈異手記系列已經出了十六本,書迷眼中的那多儼然是比衛斯理距離更容易親近的偶像。棉麻T恤+牛仔褲,一杯茶+一臺筆記本,生活中的那多既非郭小四一般名牌傍身,也非韓岳父那樣成為時尚終結者。有著靦腆而知足的笑容,面對寵物的撒嬌也會束手無策,想象不到是主創懸疑小說的青年作家,只有打開了話匣子,才透出“文二代”的慢條斯理。搞搞創作,跑跑自家餐館,在忙忙碌碌的上海灘過著不緊不慢的小日子。
談到理想生活,那多說:“你只有掌控生活,才稱得上‘生活家’。你有本錢放棄一些東西的時候,才能走到這一步。如果說平時很累,星期天出去學琴或者學畫,僅僅這一件事本身,我倒不覺得它是符合我想象中的所謂“生活家”的屬性。我只是覺得這種做法通常是因為需要找一個出口宣泄工作壓力。在正常的情況下,你整天為生計奔波的話,談何掌控生活?就算營造出,你也是在欺騙自己,因為你既使在營造東西,也有非常大的壓力。在這種毫無選擇自由的情況下,我覺得是很難做到‘生活家’的程度。”
那多自嘲自己是個吃不起苦的70后,因為覺得復習太苦,直接放棄了考大學。海關專業學校畢業,成為一名普通的國家公務員,卻因為早起太不人道,跳槽到了媒體,成為一名上班不用打卡的記者。從2000年在《萌芽》上連載小說開始,寫作漸漸主導了那多的生活。投稿、連載、出書、熱銷、成名,一切進行得順理成章。當手里有三個類型的小說都在同時進行的時候,那多辭職了。理由直白又干脆:我比較向往自由的生活,因為當時三個小說都賣得不錯,都有很多讀者喜歡。我那時覺得我不管選哪個,大概都還能活下去。于是,那多的作家身份,轉正了,最終成了他理想中那個不受拘束的自由人。
懸疑小說家是個上海好男人
靈異手記系列是那多的心頭好,他信心十足,能寫多少本是多少本。眼下也會著手在其他類型的小說創作,挑戰自我,帶給書迷們不同的驚喜。而在被問及如此高產,創作靈感從何而來,那多再次自黑,稱自己是與生俱來的變態。顯然妻子趙小姐讀懂了她:那多是一個特別溫和,特別友善有禮貌的人。有一些人,特別溫暖的那種人,不是因為完全無知人很溫暖,而是看過很多惡的東西能夠體會到溫暖善的一面。高學歷女神為何最終與文藝青年修成正果,靠的正是那多的那份才與情。
因為當時還是女友的“趙小姐”一句玩笑話,那多拿出實際行動為她開了這家讓她隨意進出,永遠不用等位的“趙小姐不等位”。終獲美人芳心,趙小姐也成了名副其實的老板娘。在工作之余,那多沒少往店里跑,盡心盡力打理著這家名副其實的夫妻老婆店。夫妻倆是微博界的名人,也因傳媒出身,自然生意愈加紅火。經歷了“趙小姐不等位”的火爆之后,趙小姐和那老師又收購了只有四個座位的“吃了咸的吃甜的”。只因老婆嗜甜如命。于是,擅寫懸疑小說的那老師,繼承了上海好男人疼老婆的優良傳統,變成了在餐飲界不斷進擊的業界新人。
對話那多:
【搜狐焦點家居】:您是從18歲開始明白自己偏向于哪種的生活方式?
【那多】:我覺得18歲還談不上生活方式吧。
【搜狐焦點家居】:那時候很有個性嗎?
【那多】:我不算是很有個性的那種。我覺得有一點點叛逆不等于有個性。
【搜狐焦點家居】:您大部分時間是不是會待在家里?
【那多】:我沒有開餐館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待在家里的,現在我可能一半的時間在餐館,一半的時間是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搜狐焦點家居】:覺得自己是一個顧家的人嗎?
【那多】:還行吧,我是一個比較喜歡自由散漫的人,不會把所有的東西都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但我顯然也不是一個天生喜歡干家務的居家主夫。
【搜狐焦點家居】:不工作的時候,您和家人最常做的是什么事情?
【那多】:找吃的,找各種館子。
【搜狐焦點家居】:找的過程中,是不是也有在想變為自己的菜館菜譜,還是純粹想吃而已?
【那多】:基本上純粹想吃,但有時候會有一些靈感之類的。
【搜狐焦點家居】:您家里一共分成多少空間?您在哪里待的時間最長?
【那多】:除了臥室之外,應該是在餐廳區域。
【搜狐焦點家居】:您有書房嗎?
【那多】:我沒有書房,原來一個書房改成客房了,因為我所有的書都在走廊里面,走廊的一側是做成到頂的書架。所以我寫作的時候,都會在那個餐廳,因為餐廳是正對院子的,這個感覺會好一點。
【搜狐焦點家居】:從您個人角度來說,您覺得什么樣的人才能算作是“生活家”?
【那多】:如果說平時很累,星期天出去學琴或者學畫,僅僅這一件事本身,我倒不覺得它是符合我想象中的所謂“生活家”的屬性,我只是覺得這樣做通常是因為平時壓力太大,而需要你利用周末去選擇一個很不同的很放松的宣泄途徑。就像有些人選擇去好好睡一覺。所以僅僅是這一個特征的話,我覺反倒很容易把它認為也是工作的一部分。當然,你也看到一些案例,工作很忙但在家里依然會花很多時間去弄小擺設,去養很多植物,甚至養很多寵物,讓回到家的感覺沒有那么匆忙。會有這樣的案例,但不多。其實如果你真的要讓整個家的環境和整個人的感覺都統一成相對自如的掌控生活的話,怎么講呢?你只有掌控生活,才稱得上“生活家”。
但是在正常的情況下,你整天為生計奔波的話,談何掌控生活?就算營造出,你也是在欺騙自己,因為你既使在營造東西,也是有非常大的壓力,你必須是對于生活達到一定掌控的程度,在你有選擇權的時候。可問題是很多時候你沒有選擇權,你只能去上班,老板讓你加班,你也只能去加班,在這種毫無選擇自由的情況下,我覺得是很難做到你所說的“生活家”的程度。“生活家”程度,是在各方面都要一定的把握的,有一定的選擇權的,你能夠放棄一些東西,當你有本錢放棄一些東西的時候,才能走到這一步。
【搜狐焦點家居】:其實達到“生活家”境界還是蠻難的,除非他真的舍得去放棄一些東西。
【那多】:這不是舍得,你放棄的前提是你得要擁有。一無所有,你怎么放棄,你每天衣食住行,你是有了,到一定程度了,你可以去放棄了。舍得不舍得有點偏心靈雞湯了,但我覺得不是那個情況,而是你各方面的水準是否達到了“我今天可以要這個,我可以不要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