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感恩節后,美國Forrester Research的數據表明,與去年同期相比,線上銷售增長17%,實體銷售下降11%。如此大勢所趨,大大小小的零售商都忙著“上線”。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利用新科技來將展廳、店面、網絡結合在一起。
據報道,11月份時,時尚、技術創業者以及專家齊聚Decoded Fashion紐約峰會,探討如何將技術、時尚和零售經驗結合起來——比如,設計師品牌Rebecca Minkoff,高端百貨公Nordstrom和電商巨頭eBay就三方結盟。
據eBay稱,與Rebecca Minkoff的合作標志著eBay繼續向實體店發展的趨勢,而且這種趨勢將是長期的。
eBay 為新技術注冊了很多專利,創業創新事業部(Innovation and New Ventures)副總裁Steve Yankovich表示,“這對我們來說不是試驗,我們將放開手去做大。”
已經有零售商開發出Revel Systems(一種基于iPad的收銀系統)來輔助銷售終端的技術開發,但eBay 打算把零售體驗融入更深層次。
Rebecca Minkoff在紐約SoHo區的新門店通過大數據算法,把網上銷售的便利性以及人性化優勢帶到實體店中。eBay 此前曾與輕奢品牌Kate Spade合作,此次與Rebecca Minkoff合作更加深入。
Rebecca Minkoff本人和品牌聯合創始人、哥哥Uri Minkoff(見上圖)分享了他們把技術融合到新門店的想法。
門店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一面可以互動的鏡子,使得消費者可以像在網上購那樣選擇商品。
他們也意識到手機在零售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決定將智能手機融入陳列室體驗。顧客可以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然后去其他地方喝一杯,與此同時會有店員來根據顧客本人拿來相符合的衣服,布置個性化試衣間。
顧客收到提示信息之后,就可以進入試衣間,試衣間里會裝有另一個互動式鏡子,顧客可以通過這個鏡子讓店員拿來其他的商品或更換型號——就像是設計師基于顧客自己的選擇做出推薦一樣。
(上圖:更衣室燈光可以調節,四種模式為:布魯克林清晨、High Line午后、哈德遜河落日、SoHo午夜)
Uri Minkoff表示:“如果你在看一件皮夾克,Rebecca覺得你可以搭配一個包包或者一條皮褲。這些都會顯示出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尺碼進行選擇——可以說商店里所有的庫存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顧客也可以將更衣室的設置保存。這也是從線上購物車轉化而來的一個功能。從實體經營收集來的大量信息不僅對消費者有用,對設計師也有一定意義。
Rebecca Minkoff不是唯一一個把線上技術運用到實體店的設計師。美國加州Palo Alto的Stella McCartney店里,購物者可以通過商店地面上的大觸屏瀏覽、購買旗下的兒童服裝、內衣和Stella McCartney x Adidas的系列產品。
這種實體店融入新科技的方式不僅限于設計師品牌。華盛頓Tyson Galleria的UGG門店就能讓顧客通過觸摸屏瀏覽產品名錄,用手機結賬。事實上,整個Tysson Corner Center購物中心都計劃讓用戶通過App獲得線上購物體驗,還配備了虛擬服務臺接待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