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醋、老陳醋,如何選?二者雖一字之差,價格卻相差2~10倍不等。作為消費者,光看標簽,實在摸不著頭腦,究竟山西老陳醋“特別”在哪?是否“貴”得情有可原?
2014年10月,山西老陳醋新標準正式執(zhí)行,為體現(xiàn)其特有的屬性特征,新增“總黃酮”和“川芎嗪”作為其特征性指標。而從《消費者報道》的7品牌10款山西老陳醋、陳醋的檢測結果來看,6款山西老陳醋的“總黃酮”、“川芎嗪”含量均能達到山西老陳醋新標準規(guī)定的“總黃酮”、“川芎嗪”含量。
不過,4款陳醋也檢出了上述兩項指標,而且也都能達標。可見,“總黃酮”和“川芎嗪”并非山西老陳醋“專屬”成分,但山西老陳醋含量要高于陳醋,其中總黃酮一項更為明顯。
部分核心指標相差懸殊
且不說陳醋與老陳醋之間的價格相差2~10倍不等,同為老陳醋,之間價格也懸殊。如,本次送檢的6款山西老陳醋,王建忠山西老陳醋35元(500mL/瓶)最高,四眼井10.9元(500m L /瓶)最低,二者相差了三倍之多。
價差背后,陳醋和山西老陳醋的區(qū)別到底有多大?
在今年10月開始執(zhí)行的山西老陳醋新標準中,“總黃酮”和“川芎嗪”作為新增的兩個特征指標,讓人眼前一亮。
“這兩個成分,對人體的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肺纖維化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從而,進一步證明山西老陳醋不僅僅是一個調味品,它更是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品。也從數據上印證了‘家有2兩醋,不用找大夫’我國古老的醋有保健功能的諺語。”作為山西老陳醋新標準的起草人之一,山西省醋產業(yè)協(xié)會會長曹文杰告訴《消費者報道》記者。
那么,這兩個成分從何而來?曹文杰指出:“總黃酮和川芎嗪(四甲基吡嗪)兩個指標是山西老陳醋新標準的特征性指標,這是山西老陳醋特殊工藝所決定的,它是山西老陳醋經過酒精發(fā)酵、高溫固態(tài)醋酸發(fā)酵,再經熏醅工藝和夏伏曬、冬撈冰等一系列美拉德反應后所產生的兩個特殊成份,是整個生產過程中自然產生的。”
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肖永舒則向本刊記者表示:“總黃酮是原料本身含有的,而川芎嗪主要是在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
“釀造醋都含有這兩種成分。”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在本刊這次送檢的10款醋產品中,無論是山西老陳醋還是陳醋,產品宣稱的都是釀造食醋。
從6款山西老陳醋和4款陳醋的“總黃酮”、“川芎嗪”檢測結果來看,6款山西老陳醋的“總黃酮”、“川芎嗪”含量分別在124.8~248.8mg/100g、30.71 ~58.11mg/L范圍內,而4款陳醋則分別處于64.8~111.5mg/100g、35.62~51.47 mg/L。(如下圖)
可見,山西老陳醋在“總黃酮”含量方面明顯高于陳醋,但“川芎嗪”含量則未能與陳醋拉開多少差距。
老陳醋特征標準太“寬松”?
2010年12月底,山西省財政廳副廳長潘賢掌在媒體發(fā)布會上提到,山西醋業(yè)多年來一直在低平徘徊,原因之一在于質量標準較低,導致整個行業(yè)行為得不到有效規(guī)范。
2011年的“勾兌門”事件,讓山西醋業(yè)有了盡快出臺新標準的緊迫感。隨后,山西省醋產業(yè)協(xié)會會長曹文杰對媒體稱,新標準或在年底頒布。
直至2014年10月1日,GB/T 19777-2013《地理標志產品山西老陳醋》新標準才正式實施。該標準由山西老陳醋地理標志保護辦公室、山西省醋產業(yè)協(xié)會、山西省食品工業(yè)研究所等單位,以及東湖、水塔、紫林、王建忠等四家醋企業(yè)起草。
而在本次的山西老陳醋、陳醋對比檢測中發(fā)現(xiàn),“總黃酮”、“川芎嗪”作為山西老陳醋的特征指標,并不十分具有代表性。
釀造專家劉國中于2010年曾撰文《再論山西老陳醋路在何方?》,提到“新標準中的特征成分定性問題方面還存在有待商榷之處。黃酮類物質主要含于制醋輔料中的麩皮之中,高粱中含量甚微,所以對老陳醋是否是以高粱為主料所釀制而成,他認為起不到鑒別作用”。
另外,新標準中所列出的特征成分吡嗪類化合物,業(yè)界也存有異議。新標準中意在以“四甲基吡嗪”作為老陳醋特殊熏香氣味的特征成分,但劉國中通過查閱大量科技文獻證實,這種成分在未經熏制工藝處理的鎮(zhèn)江香醋中的含量,要比山西老陳醋中的含量還要高。這就更使人感到有點發(fā)暈了。
“作為一個標準來講,不可能定得太高。太高,很多都達不到。一般認為,普通的釀造醋也含有這兩項指標,但比例多少不太清楚。如果有的陳醋也能達到,說明它也是按照這個工藝來制造。”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業(yè)內人士表達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