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海爾空調舉行的“世界領先看得見”中國人體熱舒適研究中心成立暨健康勻風標準發布會上,海爾空調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在青島海爾成立“中國首個人體熱舒適性研究中心”,并宣布正式投入使用,雙方將共同開展空調產品的人體熱舒適領域的相關課題研究。
目前,空調產品同質化現象日益嚴重,消費者對產品的人體感知要求越來越高,產品的宜人性成為影響產品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到用戶的使用體驗。從此前與網友的交互中,用戶對空調太冷、太熱的抱怨高居首位,空調舒適性問題成為空調企業迫切需要突破的研發障礙。在此背景下,海爾空調與中標院聯合成立中國首個人體熱舒適研究中心。
“早在三年前,海爾空調便開始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在人類工效學領域進行合作,并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中標院李愛仙副院長表示,該中心的成立堪稱跨界強強聯合的典范,中標院是國內最早開展人類工效學研究的機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研究機構,擁有較為合理的中國人類工效學標準體系。而海爾空調在該領域也處于領先地位,不僅擁有專業的項目攻關團隊,還參與起草制定22項國家標準并主導18項,并獲得10家國際權威認證檢測機構數據認可。
據了解,研究中心成立后,雙方將圍繞空調產品給使用者提供的室內熱環境,開展基于人體熱舒適的研究,并基于中標院在中國人體熱舒適指標體系和數據的采集、分析和研究,及該領域的現狀測試和分析,進行熱舒適性技術研發,并將技術投入到海爾空調產品上實現產業化應用。海爾空調負責人表示,等到相關技術沉淀成熟后,雙方還將聯合發布新的行業標準對行業進行規范。
事實上,研究中心的成立是雙方在該領域研究合作的進一步深化。此前,雙方已合作研發出舒適智能控制技術,并應用到海爾天樽、天鉑空調。此外,完備的實驗室和強大的研發實力也成為中標院牽手海爾空調的重要原因。據悉,海爾空調研發中心總面積超過63000平方米,擁有包括高落差塔、舒適性評價、聲學測試等150套實驗室,可進行600多項國際標準的測試。其中,行業首創的人體舒適度評測實驗室,通過980個傳感器全方位模擬站姿、坐姿、臥姿室內3種主要活動姿態下,腳踝、小腿、胸口、額頭等4個身體部位的舒適度,這些將為后期雙方研究成果的實驗驗證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李愛仙副院長表示, 雙方將以成立“中國人體熱舒適研究中心 ”為雙方深化合作的新起點,共同努力成為舒適環境方案提供者,技術引領者。利用家電與工效學的結合,通過人本創新,共同研究符合中國人群的生理、心理特性的智能家電,提升產品可用性和用戶體驗,營造舒適、健康的家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