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消費者消費心理的變化,LV、PRADA等“高調”的奢侈品在市場上的戰斗力慢慢下降,價位相對較低而設計頂尖的“輕奢品”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青睞,并被廣大商場挖掘;當你打開互聯網,輸入“輕奢”二字,鋪天蓋地都是正能量新聞,一時間,“輕奢”火得不得了。但是,如今,這些曾經火得不得了的“輕奢品”也開始疲軟了,陷入業績下滑而又無法自拔。
Kate Spade:宣布減少無休止的促銷
根據財報,Kate Spade公司2015第一季度業績凈虧損5520萬美元。受公司不利財報消息影響,紐約證券交易所于本周四錄得Kate Spade& Co.股價下跌10.4%至29.16美元。從短期內看,Kate Spade將繼續面臨利潤被進一步擠壓局面。
對此,公司采取了減少品牌參與促銷活動的措施,以此長期保持品牌價值,公司以為,這是品牌建立有質量銷售的多渠道方法的一步,也是公司戰略增長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Michael Kors:快速擴張導致增速放緩
近年來,在品牌時尚手袋和手表的帶動下,Michael Kors公司人氣持續攀升,但近期增速已放緩,而公司對未來的預期也呈消極態度。
據悉,過去一年中,Michael Kors公司股價下跌34%。據摩根士丹利近期報告中稱,在服裝行業整體實力增強的大環境下,MK卻是唯一一家到目前為止,在證券交易未超五年中位數的主要獨立零售商。它的商品再也不是“最佳單品”了。它的許多問題可以歸結于一個錯誤:快速擴張。
品牌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設有4133門店,包括品牌專賣店、百貨商店和折扣商店。而2013年,門店數量僅為2913個。店鋪的擴充規模讓業界震驚,同時也給品牌帶來了很大傷害,同時在資本市場,Michael Kors也受到投資人對其模式的質疑和不被看好。
Coach:高人氣為品牌業務帶來阻滯
美國高端時尚品牌蔻馳Coach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其凈利潤同比暴跌53.8%,同時各項指標均不用程度下滑。引人注意的是,中國市場的銷售增長也大幅放緩,僅增8%,與上財年25%的整體增長表現無法同日而語。
蔻馳最重要的市場北美地區,銷售總額由上年同期的6.48億美元如預期般下降24%至4.93億美元。北美地區于該季度的直接銷售額下降23%,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23%。其中因減少官網促銷而令同店銷售總額下降約11個百分點。百貨公司內銷售網點的銷售額也同比下降30%。
據悉,Coach的業績下滑與Michael Kors一樣,源于品牌的高人氣,換句話說,是品牌過度曝光造成的。
Ralph Lauren:受累于美元走高 盈利大跌
Ralph Lauren Corp.披露受累于美元走高收入減少,四季度凈利潤同比大跌19%,不過集團同時宣布增加回購價值5億美元的股份;季度毛利率為55.4%,較去年同期56.2%減少80個基點,主要因為更加激烈的折扣環境。
Tods:不滿香港租金太貴 港澳市場持續疲軟
受制于Tod’s 品牌在港澳市場的持續疲軟,意大利奢侈品集團Tod’s Group SpA一季度盈利超預期大跌17.3%, 季度銷售總計2.577億歐元,略高于市場期望的2.56億歐元,較去年同期2.538億歐元上漲1.5%,主要由弱勢歐元帶動,撇除匯率影響后銷售有3.1的跌幅。
撇除匯率影響后,大中華地區一季度銷售同比暴跌15.0%至5,390萬歐元,香港和澳門的到店客流和消費支出均大幅萎縮,不過集團指出占區內一半業務的中國內地有顯著進步,跌幅比去年有所收窄。亞洲旅客消費下降和美國東岸惡劣天氣使美洲銷售錄得2.5%的跌幅,跌至2,090萬歐元。
集團同時表達對香港黃金地段租金高企的不滿,并直指香港地產商抱團拒絕零售品牌對于減租的要求。由于中國反腐和香港反內地人導致香港零售市道轉淡。
Moncler:遭大股東Eurazeo減持 股價挫3.2%
強勁的一季度業績助推Moncler SpA在近期創下18.11歐元的新高之后,集團大股東、法國私募股權公司Eurazeo SA 周三盤后公布減持1/3 Moncler SpA 股份。
Eurazeo SA 最新公告稱已經通過旗下子公司ECIP M S.A. 出售1,950萬股Moncler SpA 股份,約占后者已發行股本的7.8%。套現約2.8億歐元后,Eurazeo SA 現在的持股比例已經下降至15.5%,但其占有的Moncler SpA 董事局三個席位會悉數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