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P2P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仍在持續升溫,引來各路資本和創業者紛紛趨之若鶩。可以說,自中國的P2P行業誕生之日起就備受市場矚目。一家成熟的P2P網貸平臺的運作,具有著風險低和流動性強等優勢,因此也被稱作是弱市中“高收益、穩健型”的投資方式。而其中相對于老牌平臺的年化收益來說,新平臺較高的年化收益率顯然對投資者更具吸引。
那么,如何從眾多良莠不齊的新起之秀中挑選到理想平臺,我們需要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第一:風控、收益一個都不能少
2015年P2P平臺的數量突破2000家,網貸成交量突破2600億元,貸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隨之而來的,2015年高達430家的問題平臺數量也在急劇上升。擁有雄厚實力和金融背景的平臺無疑是投資者的首選,但一些老牌大型P2P平臺也屢屢爆出的巨額壞賬、收益降低、資金長期站崗無項目可投等各類問題,也讓眾多投資者望而生畏。
P2P新晉成員彩虹貸,平臺全程不接觸投資者的資金,全數存放在具有金融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匯付天下第三方托管賬戶上,從而排除了平臺可接觸到出借人資金所產生的各種風險,確保了出借人的資金安全。體現出資金用途真實、流向透明可控的安全保障。彩虹貸所嚴格執行的“審貸先行、全面審查、法務支持,上線項目需通過眾多專家及金融專業人士組成的終審委員會審核”的風控流程,確保將投資的風險控制到最低。除此之外,每一款產品都會由擔保公司承擔100%的連帶擔保責任,當借款方出現還款逾期時,其擔保公司會先行墊付、再行追繳。截止至發稿日為止,彩虹貸平臺的投資項目依然處于零壞賬,行業首屈一指。
第二:平臺營銷策略不可小覷
隨著P2P網貸的持續火熱,已經進入“千團大戰”時代的P2P公司似乎很難找到自己準確定位,由于沒有太大差異化,導致在營銷策略上都走入一條燒錢砸廣告的道路。究竟是缺乏營銷策略還是始終沒有找到一條正確的營銷道路?彩虹貸營銷負責人表示:未來引導P2P走出困境的是公司營銷策略,而這種營銷策略絕不是簡單砸錢在廣告上才能實現的,就像當年的“千團大戰”,最終導致平臺“不成佛變成魔”,很多平臺為了平衡盈虧,底線一降再降,導致惡性事件集中爆發。我們愿意省下廣告費用在回饋客戶上,全力做好我們的互聯網產品和金融產品,并將營銷重點轉移到更深層次的滿足投資者金融生活需求上。營銷策略決定公司戰術層面的發展,是實現市場目標的關鍵。彩虹貸以互動性為主的新媒體營銷已經卓有成效的開展中,在剛剛結束的“瘋狂的撒錢”活動中,一連取得進20萬的注冊用戶,超過10000的投資者。除此之外,彩虹貸還創新式的推出聯合營銷策略,與各類優質品牌一起走進社區,以社區O2O為突破口,推動金融普惠百姓,讓百姓切身體會到社區金融帶來的便捷與實惠。
第三:誘人活動需謹慎對待
總體來說,問題平臺跑路無非都是高息陷阱、虛假網站和私設賬戶這三大點原因所造成的。其中,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虛假宣傳以及各種誘人的平臺活動,讓很多投資者被高額的利益蒙蔽了雙眼。比如2013年5月正式上線運營的p2p平臺某平臺,以22%的高收益率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并以額外3%-7%不等的投標獎勵,非法融資了2400萬元。
因此消息來源和信息考證成為投資者選擇一家可靠P2P的重要依據。挑選P2P平臺一般都要在搜索引擎、微博、口碑平臺上搜索一下,查看有沒有負面消息。如果有負面消息也不要妄下結論,查看一下消息來源,以及信息的對稱性再做決定。除此之外,P2P平臺的各種活動需要具備合理性,比如彩虹貸即將推出的“領投人”計劃以及“功勛投資人”活動,既能讓投資者得到年化10%-12%合理收益的同時,還能享受到額外增加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