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虎媽貓爸》,引發全網的教育理念大討論。單純西式的“快樂教育”受到了挑戰,而接地氣的中國“虎式教育”,也在家長們不斷摸索和優化中,走向了更加中和且積極的方向。若干年前,中國育兒理論意識萌發相對晚于西方,中國的專家和家長們不得不“走出去”向西方取經。《斯波克育兒經》、《卡爾威特的教育》、《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等都曾是中國父母最為信賴的育兒啟蒙書。
我們從國外的先進育兒理念中汲取了很多養分。但是,隨著國內育兒相關先進機構和人物的快速涌現,專業化、接地氣的研究和理論在中國的土地上萌芽,我國的母嬰研究和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中國式的育兒理念開始與國際接軌,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走在了國際前沿。
“中國智造”走向世界,育兒何必求國外
今天的“中國智造”早已形成了全球影響力。縱覽競爭激烈的IT業,華為已經成長為年銷售規模近2400億人民幣的世界500強公司。2014年10 月,IDC發布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小米以1730萬臺的出貨量,成為全球第三,“雷布斯”進軍全球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中國智造”不僅限于科技行業,中國母嬰行業也在比肩國際的目標上邁出了創新步伐。2003年起,伊利開始進行中國的母乳研究,中國也由此開始有了屬于自己的母乳研究機構。伊利母嬰研究中心成立后,發布中國第一部“母乳研究白皮書”,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的“中國母乳研究數據庫”在這期間被建立起來。以伊利母嬰營養研究中心為核心,國內優勢學院、研究所的專家團隊走到了一起,中國母乳成分的秘密被研究者們抽絲剝繭地呈現在父母面前。2014年,在荷蘭合作銀行最新發布的《2014全球乳業20強》排名報告中,伊利名列全球乳業10強,成為了目前唯一一家進入全球10強的亞洲乳品企業。中國在母嬰健康服務上的成就也為世界所矚目
“中國式嬰語”受西方追捧
與此同時,我們開始有了屬于自己的育兒專家和育兒理念。
在先進企業、機構和個人的推動下,中國媽媽的目光也從外國投射回國內。他們的“偶像”從金發碧眼的老醫師變成了儒雅風趣的崔玉濤、溫和可親的戴耀華等等。崔玉濤醫師曾成功為澳大利亞籍僅重789克早產兒接生,并被英國泰晤士報報道,兩年后孩子的父母特地重返中國感謝了崔醫生。
越來越多的中國式科學育兒理念被提出。就在2010年,知名奶粉品牌金領冠聯合專業機構和專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專家教你讀嬰語”活動。中國首份《嬰語單詞表》問世,吸引了包括央視新聞頻道及衛視和地方頻道媒體的廣泛關注,也讓眾多爸爸媽媽首次接觸到“嬰語”的概念。“嬰語”的出現,幫助父母與寶寶建立起更為有效的溝通渠道,它比親密育兒、快樂育兒更進一步,從關懷寶寶的語言行為、肢體動作等細微處,來解讀孩子“不能說的秘密”,成為國內原創育兒理論的經典范例。通過深入的研究和總結,共同打造出國內首部權威、專業的嬰兒早期養育速查手冊——《嬰語詞典》,許多父母將之奉為新時代的“育兒寶典”。就連一些 “洋血統”的品牌和企業,為了博得中國家長的認可,也借鑒了金領冠“嬰語”的育兒理念,并將之融入自己的產品宣傳。
如今,新手父母不再“迷信”西方育兒理論,也有越來越多的專家、教育機構和企業意識到,推廣科學的、適合中國國情的育兒方式,更為中國父母所接受和喜愛。除了“嬰語”,還有諸如“母嬰生態圈”等集育嬰、服務、研發多位一體的“中國式”育兒體系在互聯網時代大放異彩。
當前,中國的母嬰行業正在經歷一條全面國際化的發展路徑,運用全球資源、全球智慧來反向服務于中國的消費者,成為行業內一股重要的發展力量和大勢所趨。創新驅動著整個行業的發展,在領軍企業和機構的持續努力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式”育兒理念會在不斷的實踐和創新中邁向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國際育兒領域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