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國奢侈品集團 Kering (開云)最新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務簡報,作為集團利潤核心的 Gucci品牌的銷售同比下跌 1.9%,雖然略好于上季度 2.4%的降幅,但與分析師們預測的小于 1%的降幅相比,仍不容樂觀。
Gucci 將疲軟的業績表現歸咎于奢侈品消費的整體下滑,但路透社的評論員認為,實際上它也應該怪自己。各種跡象顯示,Gucci 是時候改變戰略以及為管理層更換新鮮血液了。
大環境不利
受經濟增速預期放緩以及中東和烏克蘭政治沖突等因素影響,中國、俄羅斯和歐洲市場奢侈品需求明顯下降,全球主要奢侈品牌業績均遭受打擊。
而傳統大型奢侈品牌遭遇的挫折更大-奢侈品消費者,尤其是過去幾年的增長發動機-中國消費者,開始傾向于購買不那么容易獲得的、只在有限網點銷售的小眾品牌。
負責瑞士寶盛銀行(Julius Baer)奢侈品牌基金的 Scilla Huang表示, 我認為,一些品牌在某些市場,比如亞洲遭遇了市場飽和和品牌審美疲勞的問題。
Gucci、Burberry 和 Louis Vuitton,在過去 3到 5年里一直致力于重塑品牌由于在本世紀前十年后期大幅擴大市場,擠榨品牌價值而丟失的品牌獨特性光環。重數量的戰略讓股東們身家暴漲,卻稀釋了品牌價值。
根據銷售數據顯示,其他幾大品牌在重鑄獨特性方面,好像要比 Gucci做得更好。
Gucci 銷售額在過去一年里持續下滑,Louis Vuitton保持增長,盡管增速不快,而 Herm s 和 Burberry 甚至出現了雙位數的增速。
路透社從 Gucci 自身找出如下兩大問題 :
缺乏創新
Gucci 熱銷的核心產品,過去幾十年一直圍繞著竹節手柄這個元素,包括 4500美元的蟒蛇皮新款背包。
巴黎銀行奢侈品行業研究主管 Luca Solca表示, 你不能總是靠復興過去的品牌,你必須有突破性的創新。 同樣隸屬于 Kering 集團的 Saint Laurent 品牌設計師 Hedi Slimane 就是一個成功的創新例子。
看看其他品牌的創新努力:
Herm s 明令禁止重新推出過去的經典款式,其新設計及其為 Kelly 和 Birkin 包營造的稀有性,都幫助品牌維持了高端形象。作為歐洲最貴的奢侈品股票,其市盈率達到27倍 (相比之下,多品牌奢侈品集團開云(Kering)是 15倍,Louis Vuitton 母公司是 LVMH 18倍)。
Chanel 設計師 Karl Lagerfeld通過每年推出六個系列新品,并至少出產一個暢銷款來保持品牌的優勢。上季度,每雙價值 1100美元的閃光
花呢運動鞋銷售一空
Louis Vuitton 去年聘用了明星設計師 Nicolas Ghesquiere,他最近為 LV 價值超過 2萬歐元的專屬手袋系列設計出一個新 V 標志。Louis Vuitton 上月還在巴黎之外開設Frank Gehry設計的藝術博物館,發布了由六位藝術和設計大師設計的限量皮包,作為160周年紀念。
相比之下,Gucci 從2009年開始一直由 CEO Patrizio di Marco 和在位僅十年的設計師 Frida Giannini 這對情侶檔掌舵。
一些行業批評家認為 Gucci 在重塑由前 CEO Demenico de Sole和設計師 Tom Ford 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的工作上一直很掙扎。
Tamara Mellon 表示, Tom離開后,他們丟失了一些特別的東西。 Tamara Mellon 將 Jimmy Choo成功塑造成一個全球化奢侈鞋品牌,目前正著力打造自有時裝品牌。
價格漲幅過高
Gucci 客戶流失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即價格漲幅過高 在過去 4到 5年內上漲超過40%,這讓客戶轉向了更平價的奢侈品牌,比如美國的Michael Kors 和法國的 Longchamp。
Louis Vuitton 也有提價,但它的提價節奏把握比較好,并且產品組合的更替沒那么激進。當然,由于 Kering 集團的財報比 LVMH 更透明,提供了各大品牌的業績明細,Gucci 采取新戰略后對業績的影響更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而關于 Louis Vuitton 則沒有更詳細的信息。
和 Gucci 處境相似的,還有 Mulberry 以及歷峰集團旗下的 Lancel,它們都在大幅提價后遭遇了銷售的驟降。
Gucci 還必須在百貨商場過的多折價銷售導致品牌形象受損之后,清理影響銷售收入的批發網絡。堅持直營的 Louis Vuitton 從未進行過折價促銷,也不將產品批發給任何經銷商。
路透社認為,Prada 可能是下一個品牌審美疲勞的受害者,它已經發出了今年銷售無增長的預警。Prada 是去年新增門店數最多的品牌之一,這讓分析師懷疑它是否還沒有遇到過度曝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