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今日頭條》報道了一條名為《山寨版“天樽”驚現淘寶》的新聞。報道稱,一位網友在淘寶上發現一款酷似天樽空調的凈化器,從外觀看海爾天樽空調被模仿的可能性極大。對于此事,有相關法律人士表示這種公然模仿天樽空調的行為是十分冒險的,擁有多項專利保護的天樽空調如果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則該凈化器公司可能要付出沉重代價。
天樽空調之所以被人冒險模仿,與其顛覆性的品類創新密切相關。正如蘋果“重新定義手機”之后,所有手機廠商爭相模仿,最終開創了“蘋果式”智能手機時代一樣,天樽空調首創的“風洞式”設計實際上也開創了空調的健康新時代。其聚焦用戶舒適度的用戶思維,涼而不冷、熱能不燥的顛覆體驗,正在成為空調產品乃至包括凈化器在內的空氣類產品競相模仿、追逐的對象。因此,從世界創新史來看,天樽作為一個引領品類創新的產品,掀起整個行業的長時間模仿風波是不足為怪的。
模仿單個產品或許相對容易,但產品創新背后的創新模式卻難以被模仿。海爾空調始終引領創新的根因即在于其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創新理念和廣納一流資源的創新模式。據了解,海爾空調已搭建起一套成熟的開放式創新體系,依托先進的實驗室、遍布全球的研發網絡以及與用戶最廣泛的零距離交互等軟硬實力,海爾空調得以不斷創新出領先產品。如天樽空調就是海爾與67萬網友交互,并聯合中科院和中國氣動中心等資源共同研發出來的。
其實,由于立足用戶需求進行顛覆創新,海爾空調一直不乏被行業模仿的歷史。如帝樽空調首創圓形柜機空調的新品類,并在整個圓形柜機市場的銷量占比接近40%,因帝樽出色的市場成績,結果造成近9成空調品牌模仿,市場上一度掀起一股圓形空調浪潮。
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當前很多企業的冒險模仿行為不僅代價巨大,而且對行業長期發展十分不利。而海爾空調在創新過程中展現出來的以用戶為中心的開放式創新模式,一方面應成為空調行業轉型升級的創新借鑒,另一方面也對形成中國制造2025下的“中國創造”、完成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