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制造業應通過銷售模式來制定生產模式,并且更聚焦供應鏈的搭建和完善,輕渠道、重運營,靈活進行個性化定制。”知名童裝品牌Ansels安塞爾斯市場總監對記者說。不同于許多電商品牌的粗放式發展,Ansels安塞爾斯自成立之初就對供應鏈的搭建及銷售模式進行了逐步創新及完善,從產品的開發與設計、生產與銷售、原材料采購、后期工藝進行全程嚴格把關,目前正致力于發展兒童文化產業與兒童公益事業。近幾年,以安塞爾斯為代表的一批電商行業領軍企業迅速崛起,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啟示。
“潮”落“潮”起,電商行業強勢來襲
2015年企業倒閉聲此起彼伏。服裝鞋帽、紡織、電子、陶瓷等制造行業,成為倒閉的重災區。中國制造業正面臨繼2008年以來的第二次大規模企業倒閉潮。活著的一些企業,情況也不是太樂觀。這里既有技術趕不上時代、前期投入過多,造成資金鏈斷裂的企業,也有無法忍受人力成本急劇上升,出現歇業關門的企業,更有試圖轉型升級,但是卻沒有成功的企業。
中國就業研究所專家表示,準備迎接第二輪下崗潮。大環境不太好,要想存活下去就必須有突破,變則通。那么,電商行業異常繁榮的今天,留給傳統制造企業的出路在哪里呢?關于這個問題李克強總理早就給了答案——“互聯網+”,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商貿”等思想為制造業點亮了一盞明燈。
“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干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這是馬云最近廣為流傳的一段話。
阿里巴巴無疑是中國電商行業的絕對領導者,也是中國電商行業、乃至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阿里巴巴雙11在6年時間里改變了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電商格局。2015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高達912.17億元,又一次創造了中國的消費奇跡。
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的大背景下,雙11引爆了內需潛力。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雙11是一年一度的消費者狂歡節,也是激發內需的最好路徑。雙11顯示了中國的強大內需,我們希望成為激發、喚醒、引領中國內需的一個小小的發動機。”
如今的雙11,已經不僅僅屬于阿里巴巴,而是屬于全社會,是全社會商業基礎分工大協作共同為消費者打造的一場盛宴,其中包含了商家、支付體系、物流體系、客服體系、通信網絡基礎體系、電商平臺等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電商行業的崛起其實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對傳統制造業、零售業的一場革命性的轉變,對企業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會。
順勢而動,電商銷售模式華麗轉身
傳統行業對于渠道的依賴程度高,對于各渠道之間價格的控制非常嚴格。大多數傳統行業依靠這些生存。電商行業的發展沖擊著渠道商的利潤和生存空間,給制造商提出了新的問題。
為什么過去成功的傳統渠道,現在被新興的電子商務平臺壓榨的奄奄一息,甚至徹底被擊垮?原因就在于它們已經逐漸喪失了最終的用戶價值,缺少對用戶的全程體驗競爭能力。
傳統企業普遍存在的低效率、高成本和差體驗,被電商行業用極速、免費和極致逐步顛覆。要想借助電商銷售模式對自身進行優化,傳統制造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傳統制造業應通過銷售模式來制定生產模式,并且更聚焦供應鏈的搭建和完善,輕渠道、重運營,靈活進行個性定制。”知名電商品牌Ansels安塞爾斯市場總監這樣告訴記者。所有的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售后都按照電商流程來。換句話說就是,變得有“互聯網思維”。
Ansels安塞爾斯是近年來快速崛起的嬰童服裝品牌,作為電商行業的佼佼者,因其過硬的產品品質和專心致力于嬰童服裝的設計與生產,已逐步成為當下家庭嬰童服裝的首選品牌。不同于大多數競爭對手,2015年雙11安塞爾斯不再主打價格戰,而是將重心向提升產品設計和品質、進一步提升200多萬忠實會員的服務等方面轉移,充分體現了安塞爾斯作為成熟電商品牌的業界良心,“2015年度中國影響力童裝品牌”的大獎確實當之無愧。
其次,除了不斷拓寬的銷售渠道和精簡的組織結構,電商模式下,傳統制造業的主流生產方式也在改變,比如根據訂單精準生產、有效供給,“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消費者的傾向越來越細致,市場隨之被分為更多細小板塊。互聯網企業以信息化的優勢,成為用戶接觸世界的第一觸點。消費者的喜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這是受到潮流影響的,例如,上個月還喜歡A產品,這個月就轉為喜歡B產品。
所以,傳統制造業應該向“生產品種增多,生產批量減少”轉變,若是企業還堅持單一化、大批量生產,利潤必定會減少,這也是當前傳統制造業所面臨的問題。
第三,傳統企業普遍存在的低效率、高成本和差體驗,目前正被互聯網企業用極速、免費和極致逐步顛覆。例如,傳統制造業面臨的一個典型問題:回款速度慢,導致企業生產能力減弱,運營成本增加。而這個問題在電商模式下得到緩解,客戶需要的商品是“小批量、多品種”,所以回款的速度較快,這樣一來,企業的資金就“活”了,有助于企業的再生產順利進行。
并且,傳統制造業在生產出產品后,會用自己的物流設備將產品運往全國各地,而處于電商平臺上的企業,很多是通過物流公司來運送,縮短了運輸周期,為企業贏得了時間。正因為每批次的產品數量少,所以物流商可以同時運送多家貨物,這也提高了他們的成本利潤率。從這個角度看,電商是處于“良性循環”中,而傳統行業卻恰恰相反。
制造業等實體經濟要走出現階段所面臨的困境,必須要利用互聯網這一基本的基礎設施和商業體系,引入消費者和個性定制角度,重新配置供需之間的關系,通過銷售模式來制定生產模式,進一步完善供應鏈。可以預見,引入電商行業的銷售模式必定會令傳統制造行業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