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BLOVES婚戒定制中心在北京開了一場題為《無故事,不婚戒——新一代婚戒》的發布會,會上BLOVES的CEO曹霖語出驚人——“現在市面上的婚戒太對不起消費者了!”出人意料的是,曹霖的此番言論,竟博得臺下觀眾熱烈掌聲。讓我們聽聽他到底說了什么?……
一個挑剔的顧客,把我逼上創業之路
在創辦BLOVES之前,其實我已經在傳統珠寶行業工作了差不多10年。在一次市場巡查中,有位女顧客向我抱怨,“這么多款式,其實我都看不上。你們能不能幫我專門定做一個?”
定做婚戒?這個看似挑剔的問題,引起了我的深思:現在大部分珠寶公司銷售的婚戒都是成品戒指,由設計師設計出來一個標準化的款式,然后工廠用統一的模子生產出來,所以難免千篇一律。最關鍵的是,在當下年輕化的市場里,衣服“撞衫”都會很介意,更何況是要戴一輩子的婚戒“撞戒”?每個人的愛情故事和情感經歷都不一樣,縱使成品款式再多,也無法滿足個性化的需求。
我感覺個性化的定制必然有巨大的市場機會,所以在老東家即將上市之際,我義無反顧的辭職創立了BLOVES。當然,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整整花了我半年時間考慮,因為辭職意味著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千萬市值的股份灰飛煙滅。
一個不浪漫的理工男的浪漫情懷
我們為顧客定制婚戒屬于情感定制,是根據每一個顧客的愛情故事量身定制的,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愛情信物。首先,顧客和愛人一起回顧愛情經歷,那些專屬于自己的點點滴滴,都可以盡情和我們的婚戒設計師講述。設計師會和客戶一起提煉最具代表意義的愛情元素作為設計元素,融入到婚戒的設計中來。
“如果你沒有分享故事,沒有參與進來,我們是無法幫你定制的。”我經常和顧客打比喻說,“你參與設計的這枚婚戒就是自己的親生小孩,是有自己的DNA在里頭的。”
然后我們的設計師擬出手繪初稿,顧客可以再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修改。確定之后,進行三維立體設計,3D打印膠模,讓顧客更直觀地看清婚戒的各處細節,經過反復修改敲定方案后,婚戒才會進入生產環節。整個生產流程顧客都可以在我們的官網上跟進。
我是上海交大畢業的,伙伴們經常說我是一個理工男,因為我經常帶著團隊反反覆覆對上面的整個流程一項一項推敲改進,在每一個設計上、在每一次挑選材料時、在每一道制作工序上死磕細節。4大方面,12個小方面,36個指標,我們訂立了比行業和國家標準還要高的企業內部標準,我們還特聘了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夫人設計珠寶首飾的Moritz,作為首席設計師來把控整體風格,務求做到盡善盡美。我們深知婚戒對于顧客的重要意義,我們有個浪漫的想法——為顧客用愛情故事定制獨一無二的愛情信物。
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什么是真正的婚戒?
在我們8年前提出“用愛情故事定制獨一無二的婚戒”時,別說顧客不理解,甚至連同行和投資者開始時都看不懂,特別需要耐心和堅持。我相信并不是顧客不需要,只是他們還不知道“哇塞!原來婚戒還可以這樣個性化情感定制的?!”
其實我們BLOVES在重新定義婚戒:
1、婚戒必須與自己有關。婚戒必須有自己的DNA,婚戒只屬于兩個人的,和任何第三個人都沒有關系,無法與人分享,更不能用來交換和買賣,它只與你自己有關。
2、婚戒必須與愛情有關。婚戒是愛情的最高信物,是愛情的DNA。如果婚戒與你的愛情無關,沒有情感。只有冷冰冰的鉆石、單調重復的設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3、婚戒必須在全世界只有一枚。就像是你眼中的她(他),是那樣的舉世無雙,就像你們的愛情故事那樣與眾不同,只與自己有關、與自己的愛情有關的婚戒,就應該是在全世界只有一枚,獨一無二。
因此,婚戒應該是兩個人情感經歷的濃縮。將兩個人的愛情故事融入婚戒中,讓婚戒變成有溫度、有生命的愛情專屬信物。無故事,不婚戒,這就是BLOVES對婚戒的重新定義。
到現在,我們已經為幾十萬對顧客定制了婚戒,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了解和認同BLOVES,特別是那些看到親朋好友在我們定制了婚戒的人更是主動找上門來。我相信,堅持進行原創設計,堅持用好的鉆石,堅持好的工藝,堅持好的服務,這樣才能打造一枚合格的,真正對得起顧客的婚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