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文明史上,成為最強者似乎就是一種遺傳基因,這也就不難理解,世人為何總是熱衷于創造各種世界紀錄。在著名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里,每年都會推出數以萬計的極限案例,涉及面五花八門,相對于那些“千人合影”、“萬人共飲”之類的花邊紀錄,那些能夠體現硬實力的世界紀錄受關注程度顯然更高。因為,世界紀錄有時候也是實力的象征,甚至與財富直接掛鉤。
作為全球知名的土豪國家,迪拜向來以追求各種世界之最而聞名,僅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中留名的就多達近百個,而且個個財大氣粗,迪拜雖然不產石油,但是在創造紀錄的道路上,絕對有著“不差錢”的氣質。比如,世界最大的機場,面積達到140平方公里,專為2020年世博會而建;世界最大的人工島“棕櫚島”,現在已成為世界最具標志性的住宅及旅游項目。此外,還有諸如“世界最大的室內滑雪場”、“世界最大的購物中心”、“世界最大的音樂噴泉”等宏偉建筑項目。
迪拜人之所以如此大手筆地創造世界紀錄,要的就是明星效應,以此來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繼而實現巨額收入。最好的案例,便是迪拜的黃金產業,在近年來的媒體報道中,迪拜黃金市場幾乎成了這個中東國家的標志性象征,琳瑯滿目的各色黃金制品,遠低于國內的消費價格,令人驚嘆之余,也讓迪拜黃金成為全球的熱門話題。
為了保持黃金市場的知名度,迪拜人也是頗費苦心,接連推出了“世界最貴的牙套”、“世界最貴的面膜”、“世界最大的黃金戒指”、“世界最長的金鏈子”。而這些精美的黃金制品,無一例外地入選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迪拜的“金字招牌”,每年為迪拜創造高達幾十億美元的收入。
因此,迪拜人很清楚,世界紀錄就意味著財富,而他們最不愿看到的,自然是有人做得比他們更出色,尤其是黃金紀錄,無疑會讓迪拜的廣告效果大打折扣。但是,現實總是無情的,近日經吉尼斯官方證實,已經收到中國方面申請,定于5月22日,對世界最大的黃金飾品發起挑戰。看來,迪拜失去一項黃金紀錄有可能定局,只是不知道他們在面對結果時,會不會一邊搖頭,一邊祈禱,雄心勃勃的中國人不要再沖擊他們的其他紀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