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紅包請查收!“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將再降低
新聞: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日聯合發布的《關于做好2017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明確,今年降成本的主要目標是進一步減稅降費,繼續適當降低“五險一金”等人工成本。其中,允許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將總費率階段性降至1%。階段性適當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
點評:以降低“五險一金”費率為突破口,推動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減輕企業生產經營負擔,對實體經濟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同時,通過稅負轉嫁和傳導機制,對消費者也會起到減負作用。
中醫藥法7月1日起施行 “國粹”創新發展怎樣“號脈、抓方”?
新聞:“有技無照”有望合法行醫、“劉洪斌們”不得“忽悠”、全鏈條監管讓道地藥材真正“地道”……我國首部全面、系統體現中醫藥特點和規律的“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將于7月1日起施行。傳統的“中華國粹”迎來開啟法治化治理新的征程。(新聞來源:新華社)
點評:中醫藥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對維護公眾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希望傳統的中醫藥借力法治化放大深化醫改的惠民效果,使中醫藥突破瓶頸,步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春天”,繼續在治未病、疾病治療和康復保健中發揮重要作用。
殘障人士因體檢不合格入戶深圳被拒
新聞:在深圳已經生活了近20年的盲人肖光庭,始終是個“外地客”。他想通過人才引進入戶政策(在職人才引進,需積分)入戶深圳,但體檢合格是硬指標。雖然積分早就超過了入戶要求,因是盲人,肖光庭體檢不合格,也就無法入戶深圳。(新聞來源:新京報)
點評:肖光庭憑借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自強自立,不僅養活了自己和家庭,客觀上也為深圳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政府、社會均應給予鼓勵、關懷,而不能僅以一紙文件就將其拒之門外,這種做法也不符合國家對殘障人士保護的宗旨和相關法律法規。公平選擇才能使人信服,別讓歧視變成一種習慣。
7月1日起所有檢察機關均可提起公益訴訟
新聞:7月1日起,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開始實施,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這意味著,經過兩年試點后,所有檢察機關均可提起公益訴訟。(新聞來源:新華社)
點評:保證公益訴訟有序、高效開展,建立以檢察機關為主提起公益訴訟的制度非常必要。我們期待,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用好公益訴訟權,“該出手時就出手”,更好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北京:首個“綠色”公租房小區明年入住
新聞:小區配太陽能熱水,一年為每戶居民平均節省電費450元;布設20個雨水花園,能讓雨水回用灌溉。大批商品住宅僅能達到一星級綠建標準,但這個小區已經成為三星級綠建。這是本市第一個面向公租房人群的綠色居住區——海淀永豐基地的青棠灣公租房項目,該項目預計今年封頂、明年入住。(新聞來源:北京日報)
點評:“綠色”建筑更環保,住著更健康。這樣的公租房越多越好。在公租房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僅要完善配套設施,也要制定更詳細、更嚴格的分配規定,確保保障家庭住有所居,居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