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劉銳 胡鈞翔
李三磊)在許多影視劇中,人們常常看到“千鈞一發之際,剪紅線還是黃線”的經典排爆橋段,在這樣的危急時刻判斷錯誤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后果,在陜西武警總隊就有一位被業內稱為“排爆王”的能手,他的真實工作比電影場景要驚險得多。
在陜西武警總隊日前開展的 “魔鬼周”極限訓練中,田忠偉正不厭其煩地給戰士們演示講解如何排爆。
記者:“什么感覺現在?”
武警陜西總隊第二支隊反劫機中隊排爆手田忠偉:“總體感覺是這個頭頂著炸彈,身穿30多斤的鎧甲,還要認真地去繡花。”
把排爆比作繡花一點也不為過,許多爆炸物內的結構復雜多元,有些觸發導線細如發絲,這就要求排爆手面對危險的爆炸物必須心要細、手要準,集中百分百的精力。
武警陜西總隊第二支隊反劫機中隊排爆手田忠偉:“比方說這個水平一旦失衡之后,它觸發就會發生報警。”
除了穩定可靠的基本功,實戰中還需要面對復雜爆炸物時準確的判別能力。眼前這個爆炸物結構復雜多元,冒然打開、擅自挪動都會發生爆炸,田忠偉用x光機進行拍照識別,發現了3個起火方式。
武警陜西總隊第二支隊反劫機中隊排爆手田忠偉:“即使你發現3種起火方式也不一定能夠成功地拆除它,因為這3種起火方式它有先后順序,這3種順序如果弄錯它依然會讓我們失敗。”
像這樣的一顆較為復雜的三元延時反移動復合型炸彈,從判定到拆除行業內平均時間為6分鐘,而田忠偉只需3分鐘左右即可拆除。而就在三年前的一次比武訓練中,田忠偉和隊友在夜暗條件下排除建筑物內的爆炸物,在最后步驟卻觸碰到了一根隱藏的魚線,爆炸物燃爆,任務失敗。
武警陜西總隊第二支隊反劫機中隊排爆手田忠偉:“這根魚線特別的細而且是透明的,它很難在這個x光機里面成像,我和我的搭檔在分析圖片的時候出現了粗心大意,忽略了這一點。回頭想想那是一次演習,幸好是一次考核,裝藥量比較小,如果是一次實戰,是真炸彈的話,我和我的戰友真的就犧牲了。”
經歷過這樣一次失敗,田忠偉更加苦練基本功,提高體能適應高溫高寒惡劣環境下與裝備良好的結合度,同時加強逆向思維練習,力求在排爆工作中有新的突破。2015年在武警部隊舉辦的全國特戰分隊排爆專業考核中他脫穎而出,獲得了個人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相關領域內著名的“排爆王”。
武警陜西總隊第二支隊反劫機中隊排爆手田忠偉:“排爆是一門需要非常細心耐心的活,都說排爆像繡花,但我們和繡花最大的區別就是,繡花可以失誤的扎破手,我們卻沒有扎破手的機會,如果一旦扎破手,我們就意味著失敗意味著犧牲,人民的財產、生命、安全都會受到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