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在線訊(通訊員 袁光宇 何廣豐)面對五十年不遇的大暴雨,綏寧縣創造了“不死一人,不垮一塘一壩”的抗洪奇跡,這奇跡背后,隱藏著一位幕后女英雄。她,就是綏寧縣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于慧麗。
從6月24日到7月1日,綏寧縣總降雨量為397.5mm,突破了歷史極值,刷新了自1960年綏寧建站以來同期的氣象紀錄。但是,自始至終,于慧麗以嚴謹的科學態度,扎實當好瞭望汛期的“望遠鏡”,做好開展防汛的“指南針”,是綏寧縣委、縣政府進行防汛決策的得力助手和參謀。
今年43歲的于慧麗是土生土長的綏寧妹子,1993年畢業于南京氣象學院,今年1月起開始擔任綏寧縣氣象局主要領導。
鎖定第一場特大暴雨
今年4月入汛以來,于慧麗便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經常組織加密會商。早在6月19日,就鎖定了這次大暴雨過程,并制作了《氣象專題服務》,明確指出:“6月24日晚到25日,需加強防范強降水過程、雷電等強對流天氣帶來的危害,同時,需警惕強降水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6月24日下午16時,在分管副縣長王世剛組織縣防指成員單位召開的會商會議上,于慧麗第一次公開闡述了自己的上述氣象觀點;晚上20時,她又向縣委書記唐淵匯報了自己的判斷;當晚深夜,在全市防汛工作電視電話緊急會議召開之后,她再一次及時向縣防指成員單位發布了《重大氣象信息專報》,強調“24日晚到25日全縣有暴雨,局地大暴雨”。果然,6月25日零時至8時,雨情如期而至,綏寧縣大部分鄉鎮出現大到暴雨,部分鄉鎮出現特大暴雨,13個鄉鎮的30個雨量站超100mm,其中寨市苗族侗族鄉的上翁村達289.2mm。
氣象信息惠及全市全省
在接下來的七天里,于慧麗通宵達旦査看最新資料,準確把握強降水動態,及時作出預警,共制作了七期《重大氣象信息專報》,為綏寧縣的人員、財產轉移爭取了時間。
在此輪暴雨來臨之前,于慧麗就帶領業務人員就預報時效的劃分、預警信息的概念以及強降水監測預警服務業務的啟動和開展進行了認真梳理。6月25日凌晨,隨著暴雨越下越大,綏寧縣氣象局通過“湖南省市縣氣象服務一體化平臺”,共發送了“黃色暴雨預警”和“紅色暴雨預警”以及58次氣象短信預警警報,其中發布1小時降水大于40毫米的“實況監測預警”17條,3小時大于80毫米的16條、大于100毫米的9條,6小時大于150毫米的10條、大于200毫米的3條。7月1日,綏寧縣氣象局又發送了預警2條、“實況監測預警”20條,為全市乃至全省的氣象預測做出了貢獻。
提醒警惕第二場暴雨
6月27日,隨著降水的減弱,大家以為此輪暴雨會基本結束時,于慧麗卻沒有掉以輕心。她認真分析最新氣象資料,在當天的綏寧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特別強調未來幾天還將有強降水過程,并將云圖資料提供給大家,進行當場查閱。科學的精神,細致的工作,使得大家將放松的弦又繃了起來。結果同樣如于慧麗所料,6月30日晚上,暴雨再度襲擊綏寧,但綏寧有備無患,縣委、縣政府領導運籌帷幄,縣防指調度自如,雖然遭遇五十年難遇的暴雨,但全縣人民安然度汛。
“人們都說‘天有不測風云’,但隨著科學的發展,老天爺的風云越來越多地可以被人們窺視和把握。”于慧麗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