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平穩復蘇、國內供給側改革的推動下,上半年中國經濟走出一波 “小陽春”行情。分析師認為,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加碼、中央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行為和金融嚴監管的持續,下半年經濟增長動能將穩中趨降。
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9%,增速超預期并創近六個季度以來新高。界面新聞采集的七位分析師預測中值顯示,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將略有回落,同比增長6.8%,全年經濟同比增長6.7%,略高于中國政府年初設定的6.5%左右的增長目標。二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在7月17日舉行,屆時將公布居民消費、工業生產等數據。
分析師指出,本輪經濟反彈主要得益于投資的持續推動和外需的意外回暖。比如,今年1-5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9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再如,以美元計,前五月出口同比增長8.2%,進口同比增長19.5%,去年同期分別為-10.2%和-10.7%。 今年一季度,凈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率為4.2%,結束了一年多的負貢獻率。
在經濟基本面企穩回升的大背景下,“防風險”代替“穩增長”成為宏觀政策的主要發力點。上半年,各部委出臺了一系列旨在防范風險的措施,除金融“嚴監管”外,政策主要集中在抑制房地產泡沫以及解決地方政府隱性負債問題。
根據房天下網的統計,上半年至少有42個城市出臺調控措施控制房價漲幅,各地出臺的措施多以限購限貸為主,有些大城市還會對購房者的戶籍、婚姻狀況等做出限定。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5月15個熱點城市過半房價出現環比下降或持平。
在規范地方政府融資方面,今年以來,財政部持續保持對地方政府債務監督的高壓態勢,多次公開通報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的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比如,1月財政部對內蒙古、山東、河南等地部分縣、市政府與個別企業和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舉債、擔保等行為開出問責函,6月再次通報河南省駐馬店市利用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舉債擔保問題。
此外,中央還從制度法規方面圍堵地方政府舉債漏洞。5月3日,財政部、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一個月后,財政部又出了《關于堅決制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
“隨著近期財政部出臺的多個文件,加強對地方政府舉債行為的核查,包括通過PPP、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違規舉債,地方政府資金面將持續趨緊,這將對基建投資形成抑制,導致基建投資增速的放緩。”西南證券宏觀分析師楊業偉對界面新聞指出。
“防風險”還體現在投資項目審批節奏放緩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發改委僅核準8個投資項目,投資總額為518億元,遠低于4月份12個項目1416億元的投資規模。1月,發改委共審批核準投資項目18個,總投資1539億元。
5月份,基建和地產投資增速已較前期有所回落。基建投資同比增幅比上月下降高達4.3個百分點,當月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速則出現今年以來首次回落。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鳳良指出,在現有宏觀政策調整基調下,預計下半年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將會繼續放緩,而民間投資的反彈力度還有待觀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下行壓力將會逐漸顯現。
不過,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解運亮對界面新聞表示,基建投資在中國具有明顯的對沖工具特征,其回落恰恰反映出政府對經濟在合理增長區間運行的信心。
界面新聞采集的七位分析師預測中值顯示,2017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1%,較前五月放緩0.5個百分點。
分析師指出,雖然有一些不利因素,但也應該看到基本面不乏有利因素會對中國經濟形成支撐。從外需來看,隨著全球經濟形勢改善,我國出口增速有望維持較高水平;從消費來看,在溫和的通脹預期下,2017年消費將平穩增長。
平安證券表示,當前美歐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復蘇狀況良好,仍將支撐中國出口增長。但同時需警惕由于海外地緣政治、政策不確定性以及保護主義傾向帶來的貿易摩擦加劇。而隨著國內需求端的走弱,以及大宗商品價格盤整帶來的價格效應減弱,進口增速可能出現溫和回落。
不過總體而言,平安證券仍認為,外貿是三大需求中改善最為顯著的,因此將對全年出口增速的預期從-1.5%上調至9.5%,將全年進口增速從0.5%上調至12.0%,預計全年貿易順差5200億美元左右。
消費方面,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中來自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7.2%,繼續保持高位并創下歷史新高。分析師認為,盡管汽車與房地產行業相關消費受政策的影響支撐力度不足,但來自餐飲、服裝、娛樂、醫藥和教育等方面的消費升級將帶動整體消費水平上行。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預測,2030年中國消費市場規模將達9.7萬億美元,幾乎較今天的4.4萬億美元翻一番,其中,三四線小城市將成為帶動消費的主力。
居民收入水平穩步上升是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0%,較2016年全年回升0.7個百分點,且較一季度經濟增速高出0.1個百分點。同時,適度的通脹也利好消費。分析師預計,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中樞在1.4%左右,可能是近八年來CPI漲幅最低的一年。
招商證券分析師閆玲表示,工資性收入增長與企業收入關系較為明確,2017年全年企業盈利增速好于2016年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工資性收入在下半年能持續增長。同時,政府對低收入群體的幫扶力度在進一步加大,居民獲得的直接到戶扶貧資金和惠農補貼將持續增加,從而使轉移凈收入也能維持較快增長速度。
“工資性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接近75%,換言之,全年居民收入增速有望持續跑贏經濟增速,從而奠定了消費穩定的基礎。”閆玲對界面新聞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