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丹萍報道
記者在沈陽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沈陽海關在中國(遼寧)自貿試驗區沈陽片中,已推出19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和改革事項,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自2016年8月31日國務院決定在遼寧省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來,沈陽海關對支持和促進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發展工作高度重視,積極參與《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編制,全程跟進《海關總署支持和促進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發展的若干措施》擬研,緊密配合《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實施方案》及《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三年滾動計劃》制定政策頂層設計工作,積極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取得了較好效果。
記者了解到,根據海關總署一系列文件精神,結合沈陽地區實際情況,沈陽海關經系統研究、深入論證,制定了五大方面、二十類指向的海關支持和促進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舉措。
五大方面措施包括創新海關監管制度,促進貿易便利化;實施保稅監管改革,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支持新型貿易發展,促進穩增長調結構;以市場化為取向,打造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新引擎;培育法治化營商環境,維護貿易秩序公平公正。這些舉措包含二十類內容,即:關于積極支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打造“互聯網+海關”特色服務新模式、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支持融資租賃業務發展、支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支持航空產業發展、支持中德產業園協同區發展等熱點內容。
在此基礎上,沈陽海關推出了45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和改革事項。截至6月30日,沈陽海關相繼落實了45項具體制度事項中的19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和改革事項。其中,關于創新海關監管制度、促進貿易便利化方面,共13項,包括“批次進出,集中申報”、集中匯總納稅、簡化無紙通關隨附單證、原產地證書管理改革、“直接運輸”條款便利化措施、國際海關AEO互認合作制度、簡化統一進出境備案清單、區內自行運輸、企業協調員制度、海關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委內加工、出境加工以及引入中介機構輔助開展保稅核查、保稅核銷和企業稽查工作;關于支持新型貿易發展、促進穩增長調結構方面共3項,包括境內外維修、融資租賃;對符合政策規定的科研機構、技術開發機構等單位進口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用品清單內研發設備及耗材予以稅收優惠;關于改革加工貿易監管模式方面共2項,包括:取消異地加工貿易審核環節、簡化加工貿易企業報核手續;以及關于以市場化為取向、打造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新引擎方面共1項,集報集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