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也就是今天下午3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和其他部委舉辦了一次新聞發布會。
在這次發布會上,官方再次提到了“灰犀牛”——即那些問題很大,很明顯,卻又一直沒重視的風險。
最近,大家已經從中央最高層和中央媒體上面,頻頻聽到“灰犀牛”這三個字。今天的發布會,領導是第一次點了五個領域的風險,我們可以理解為5只灰犀牛,它們分別是——
影子銀行、房地產泡沫、國有企業高杠桿、地方債務、違法違規集資問題。
對這5只“灰犀牛”,以及他們的影響,我們后面會繼續解讀,下周一還有講座。今天就先說說近期對大家影響最多的一類產品,P2P。
最近半個月內,P2P行業的監管明顯提速。
一是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雖然對互聯網金融提到不多,但表明了立場是“加強監管”。注意,不再是鼓勵、支持,這個細節挺重要,相當于為互金監管思路定了基調。
二是“互金平臺+金交所”的合作模式被叫停,直接咔擦掉了近萬億的市場。
三是廣東互金監管層下達了停止債權轉讓的規定,包括平臺投資人之間的債權轉讓。
最后還出了個嚇得上萬投資人“跑路”的謠言:上海某重量級領導點名批評陸金所。一夜之間,陸金所投資人紛紛發起債權轉讓,標的達到上萬個,總額超10億元。雖然被證明是虛驚一場,但想必很多小財迷,最近晚上也睡不安生吧。
所以就不斷有財迷問菜雞,怎么看這些監管措施呢?我是這么看的——
首先,對于互金行業的監管是趨嚴的,下半年基調是控制風險,防范“灰犀牛”事件的發生。
而且金融工作會議中還強調了地方責任制,有風險沒發現或是未及時提示、處置,就是失職瀆職。這樣一來,負責監督互金平臺的各地金融辦,下半年當然就不敢偷懶了。一些風險比較大、合規方面有問題的平臺,今后遭受監管重拳的可能性在增加,這類平臺,大家還是躲開吧。
其次,叫停金交所模式也是為了嚴防風險,對咱們投資人來說其實是利好。
去年“824網貸新規”出臺后,通過網貸借款限額管理、限制投放大額標的等方式來監管P2P平臺,降低投資人的風險。不過很多平臺通過金交所繞開這些限制,打了個擦邊球。現在政府態度很鮮明,這擦邊球打不下去了,而像紅嶺創投這樣無法轉型的大標平臺,今天干脆宣布退出市場。
不過,大家也不必擔心和害怕。以上這類風險,我們以前曾多次提醒,現在相當于靴子落地。
已經投資的用戶,只要是正規平臺,并不用擔心投資受損。畢竟政府監管的目的,是保護投資人的權益,而不是讓你本金受損。
接下來,擔心歸擔心,錢還是要繼續賺滴!其實你只要遵循政府的監管思路,還是照樣可以躺賺不誤。
監管認可、相對靠譜的平臺,其實比較簡單,就是四個字——小額分散。
政府堅持這樣的監管要求,是有他的道理的。這樣平臺就不會因為某一筆大額壞賬,影響到平臺的生存危機,進而保護了我們投資者的權益。
那么啥叫小額分散?
即借款主要來自個人或者小企業,個人單筆借款不超過20萬,企業不超過100萬。
具體的借款品種方面,個人借款包括以消費、家庭裝修為主的個人信貸;或者是汽車抵押、質押貸;又或者是小企業的信貸、抵押貸。
除此之外,大家還要關注幾個點,也是政府監管強調的幾個因素:
信息披露要透明、平臺要有很好的風險控制水準,另外銀行存管基本上就是P2P合規的標配。
這樣的平臺還有一大把,所以對咱們這些理性的投資者,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比如這些——
上述平臺多是專做信貸的老牌平臺了,信息披露也比較好,成交量在300億至上千億,論規模都屬一線平臺。為了達到小額分散的目的,他們都配備過硬的線上大數據風控技術,部分標的配合實地認證。
好了,還有什么問題,評論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