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首演,到北京、上海、蘇州三地巡演,中華青少年交響樂團(NYO-China)首次全球巡演于上周六(7月29日)完美落幕,獲得了中美兩國文化教育界的熱烈反響與高度關注。7月30日樂團在上海舉辦了盛大的慶功會,斯坦福交響樂團指揮、中華青少年交響樂團藝術總監蔡金冬,中華青少年交響樂團創始人何梅,著名指揮家、格萊美獎獲得者路多維克莫洛,國際鋼琴大賽金獎得主奧爾加科恩等悉數到場,與NYO-China首屆105位團員齊聚一堂,共同慶賀全球巡演的完美落幕。
特地趕來參加慶功會的中國圓號泰斗韓銑光教授動情地表示:看到NYO-China取得這樣巨大的成功非常激動,如果換到30年前,這種運作模式是不可能實現的。
韓教授透露,自己曾經也有過組建全國性青年交響樂團的想法,但由于當時得不到足夠支持,最后只能放棄。很慶幸,在各方的幫助下,NYO-China做到了,并且非常出色,感覺自己當初的夢想終于實現了。
7月22日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首次演出,為中華青少年交響樂團打響了頭炮,從紐約到北京,從上海到蘇州,褒獎聲不絕于耳。《紐約時報》樂評人安東尼·托馬西尼(Anthony Tommasini)贊揚道:“如果說這場音樂會是一次考試,這群中國青少年音樂家們已經高分通過。”有國內樂評人稱贊說:“這是音樂的勝利,更是青春的奇跡!”
作為紐約卡內基音樂廳126年歷史上第一支官方呈現的中國青少年樂團,NYO-China由105位中國青少年音樂家組成,得到了中美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USChinaYes,簡稱YES)的大力支持,承擔學員們所有的學費、旅費及住宿費等,避免勤奮、有天賦的青少年音樂家因為經費而錯失展顯才華的機會。
中美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董事、外聯教育集團董事長何梅女士是NYO-China的創始人。在慶功會上,她回憶道,在受到NYO-USA啟發,考慮創立屬于中國的青少年交響樂團時,有不少人覺得,即便一切順利,也要到2018年才可能進行首演,但她始終堅持要在2017年成立NYO-China。因為她清楚,晚一年就意味著將有一批有才華的年輕人失去實現夢想的可貴機會。何梅表示:“沒有什么比幫助實現夢想更為偉大。幫助年輕人得到在國際舞臺展示的機會,也是在幫助他們的父母,幫助他們的老師。”
小提琴手李碧涵代表NYO-China團員上臺分享。碧涵說,感謝NYO-China團隊的每一個人,能成為其中的一員常榮耀和自豪。三周集訓雖然不長,但卻得到了世界頂尖音樂導師們的悉心教導,收獲了一群配合默契、心靈相通的小伙伴,擁有了耶魯名校訪學、卡內基等頂尖音樂廳演出的特別經歷。
碧涵很慶幸,在21歲這年自己能加入NYO-China,對未來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和方向。雖然由于超齡,不能成為NYO-China第二屆的團員,但她表示,希望能以助教身份,跟大家一起繼續這段令人自豪的旅程。
格萊美獎得主、指揮家路多維克·莫洛一路陪伴著NYO-China的年輕音樂家們,從美國到中國,他是團員們表演時最大的“精神支柱”,也見證了他們的一步步成長。 “NYO-China的團員們都有很堅實的音樂基礎,音樂導師、獨奏家和我,我們所做的就是讓大家學會彼此傾聽,告訴他們如何成為一支管弦樂團。音樂是一種世界語言,我們用它來彼此交流。對于音樂家來說,你不是在自說自話,你一定是相互對話。這些中國青少年音樂家們,已經開始掌握這種對話的技巧,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中華青少年交響樂團是NYO全球大家庭中的第25個成員。讓中國聽見世界,更讓世界聽見中國,是NYO-China的使命。今年年初,40位專業音樂家通過盲聽,公平選拔出105位14-21歲的中國青少年音樂學子,跟隨世界頂級音樂大師在美國接受專業訓練。NYO-China,不僅讓他們有機會在世界級舞臺展示卓越的音樂才華,也讓他們化身文化交流的使者,向世界展現中國青年一代的全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