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由北京時裝設計師協會和北京秀水街集團主辦的“秀水街周末時尚沙龍”第三期在秀水街大廈五層張肇達藝術中心如期舉行。
“秀水街周末時尚沙龍”致力于打造北京時尚內容的發聲地,每周邀請設計師、時尚及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圍繞“國潮”主題開展跨界探討和碰撞。本期沙龍以“國潮品牌發展與金融資本相結合”為主題,參會嘉賓除時裝設計師外,還有來自金融投資機構、品牌營銷公司、大數據領域以及時尚高校的專業人士。
在10月16日第二期沙龍的討論中,北京時裝設計師協會會長房瑩老師提出,「DESIGNER 101」項目和時尚沙龍,應從商業化運營、專業培訓、媒體宣傳等方面給予設計師幫扶。因此,第三期沙龍聚焦設計師從個人向品牌化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問題,希望能在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碰撞中,找到設計師品牌在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加持下、新消費品牌崛起的趨勢下的破局點。
以色列奧睿克家族基金中國合伙人賴嘉賓、天圖投資合伙人張海燕、險峰長青投資人鄒鑫佳、漢能投資投資人唐明珠、知名基金投資人ADRIAN WALL華君山均從投資人的角度探討設計師品牌的融資可能性:投資人更關注品牌的發展潛力,即“品牌發展是否順應了當前發展趨勢”及“品牌所在細分市場規模是否夠大”,而品牌也需考慮是否能夠實現系列產品或多品類的成功,以及能否實現標準化擴張;同時,投資人也會關注團隊的學習能力和傳播能力。
北京微方程科技有限公司CEO齊波、杭州簫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品君、電商營銷領域資深專家張偉生則分別從當前互聯網平臺發展、大數據精準營銷手段、可持續時尚面料研發以及品牌的線上線下推廣等方面給出見解和建議。 來自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直指當前設計師品牌發展的問題,同時也對中國本土新消費品牌的發展寄予厚望,參會的知名設計師路平、馬成、王璐以及設計師品牌主理人張權亮均希望在立足本身、沉淀技術、保證專業度的基礎上,能多方涉獵、了解品牌化運作和營銷手段,希望能與專業團隊合作,引入資金和理念,利用互聯網手段更好的把握、服務顧客,進而實現自身價值。
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是近些年新消費品牌、國潮品牌崛起的根本原因。了解年輕人、把握Z世代的消費心理,是當下時尚行業、國潮品牌的第一要務,而大學生群體既是國潮品牌的消費者、也是新消費時尚的引創者。北方投資集團宣傳中心主任楊君在沙龍上表示,作為全國最大的民營教育集團,北方國際大學聯盟旗下有近20所高校、20多萬學生,歷年來組織時尚盛典、設計大賽等活動,體系化的推動大學生對時尚、國潮的了解與參與。這一系列舉措與「DESIGNER 101」計劃有相通之處,也希望后續可以聯合開展,讓設計師、國潮品牌走進校園,同時吸引扶持大學生參與到設計師孵化行業中來。
【沙龍現場分享內容摘要】
▲
賴嘉賓
以色列奧睿克家族基金中國合伙人
北京24小時齒輪場產業園創始人
北京2007年十大創意青年
“我們投資,會先選擇一個大趨勢,客群的消費習慣的趨勢會成為我們投資的點,比如國潮的客群雖然剛開始小眾但是他們復購率高,是未來的趨勢。然后,我們在大趨勢底下選擇一些合適的團隊,我們會設定在行業里面設定一些我們認為必須要的門檻,除了brand、product,你在傳播的能力這一塊我們會很看重,所以團隊一定要全面。”
▲
張海燕
天圖投資合伙人
“隨著中國各方面的發展,多數的年輕人產生的民族自豪感讓他們比老一代人更容易接受中國品牌。所以,國潮的概念能夠幫助新品牌快速取得年輕消費者認同。因此,近幾年我們投的一些新消費品牌,它多多少少跟國潮有點聯系。”
“我們基金偏好天花板高的的企業,不管現在是一個什么樣的規模,未來要有機會、有潛力做大。服裝設計這一類展示個性的品牌,我們通常是希望品牌團隊不光能做出一個成功的產品,還能持續的在其他品類、系列上取得成功。”
▲
鄒鑫佳
險峰長青投資人
“資本肯定還是要追逐投資回報和利益的。投資一個服裝品牌,VC要看你的價格帶、你的客群,你的商業模式、你的渠道,算出來你對應市場規模;有一些VC也會愿意投一些非常早期、但是增速非常快的這種市場——總體謀求的是市場的規模足夠大,能夠支撐一個市值非常高的公司。”
“2018年我們投資了設計師品牌集合平臺AnyShopStyle,是因為我們判斷新時代的年輕人追求個性,設計師品牌未來將迎來一個井噴式的發展;但我們也看到,設計師品牌在供應鏈端、渠道端的標準化還不到位,因為規模小,成本難以降低,導致價格高,AnyShopStyle這樣的平臺公司都是說我用一種平臺化的邏輯幫這些設計師品牌對接供應鏈降低成本,對接銷售端提升銷量。服裝品牌,如果切的點更加準確,并且能夠更多標準化的去做一些營銷推廣和產品的上新的話,可能更容易得到投資機會。”
▲
唐明珠
漢能投資投資人
“我們比較關注有一定成熟度、有一定規模的品牌。品牌要有做大的意愿和能力。意愿很多時候也會非常大的影響你后面你的行動和計劃。如果你希望留下來一點什么,想創造價值,從一開始就應該定一個大的目標;然后,你會去思考如何打開渠道,如何強化用戶認識和客群定位,去找到你做大的一個路徑。”
▲
齊波
北京微方程科技有限公司CEO
“微方程現在也是一家B輪的科技公司,我們研究如何幫助品牌通過數據起來驅動自己能夠更好的去做營銷。品牌一定要沉淀好自己的數字資產,這是和產品一樣非常重要的生產要素。”
“什么叫國潮?是中國生產的國際化品牌。新國潮與金融資本的結合,品牌應該搞清楚兩者的角色:資本是加速器,但資本不會告訴你做什么,創業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對行業的洞察,對新的產品的定義,然后,在這個點上你覺得要快速跑的時候,資本進來了,助力能夠盡快的到市場上,去獲得更多的份額。”
▲
陳品君
杭州簫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如何去打造你的品牌的概念?第一,你什么樣的產品?賣給誰?通過什么樣的渠道來賣?用什么方法去賣,做什么樣的營銷手段去賣?你一定要知道你服務這個對象它的復購率能達到什么程度,你不能只考慮一錘子買賣。第二,就是我們的供應端,供應鏈端提供給你的品質和成本上的保證。我先把我自身的工作做好,這個時候再去融資,可能性就大很多。”
▲
張偉生
剪紙藝術家、四代非遺剪紙傳人非遺傳承
文創跨界、電商營銷領域資深專家
“國潮跟國產是兩回事兒,我們中國的國產沒問題,弱的是國潮,中國制造賣到全世界了,但是國潮是有文化層面的東西在里面,我們的經濟發展是從落后一步步趕上,這個階段我們要做文化輸出會比較有難度,也是需要好好考慮的。”
▲
路平
百年老字號「瑞蚨祥」品牌首席設計師
「貴人私服」品牌主理人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杠桿,我也可以撬撬動地球。我做傳統服裝已經近32年了,就像蓋大樓一樣,前期已經把地基打的很牢靠了,支點也都找好了。想萬丈高樓平地起、想撬動品牌、想大樓蓋得更快更好,還是得要資本的介入、資金的融入。”
▲
馬成
知名服裝設計師
“有很多設計師屏蔽在自己的圈子里面,覺得這樣才好,或者說我的風格怎么樣的,對市場啊、用戶群體啊考慮的不是很多,太過于脫離大眾;疫情反而能讓我們靜下來反思,反思我做這個作品到底是為誰而做,然后對用戶的定位應該會有重新的認識。”
▲
王璐
知名海歸青年設計師
「DIANA WANG」 品牌創始人
“我覺得現在很多高定設計師面臨的問題是它不可復制,你還是在售賣時間,你的產品還是沒有大眾化,沒有形成標準化的生產,產品沒有矩陣化,供應鏈不穩定。資本的賦能就是賦予品牌更完整的產業鏈條。”
▲
張權亮
設計師品牌主理人、時尚賣手
“我做的是設計師集合方向的線下門店,5年來專注做實體店,做會員制的服務,給客人一對一的做形象造型搭配。為什么現在說branding之后要去做marketing?因為你要不斷的去研究你的消費人群,不斷的去找你的客戶的肖像,不斷的去培養孵化顧客。這個模式對于銷售團隊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專業人才。”
▲
楊君
北方投資集團宣傳中心主任
“當下,90后甚至00后成為消費主體,我們的學校里面的學生對國潮、漢服這一系列的文化都特別感興趣,但是學生他們可能更多的只是看到產品,并沒有聽到故事。如果有一些服裝品牌、國潮品牌可以走進校園來跟學生講它們的故事,對于國潮的發展肯定大有裨益。同時,設計相關專業的學生需要很好的一個實踐的環境,同樣也需要更多的這樣的品牌來去帶著他們往前走。”
▲
董青
秀水街集團副總裁
「DESIGNER 101」計劃執行主席
“時尚周末沙龍是一個思想碰撞的地方,大家頭腦風暴,產生出的時尚事件、時尚內容以及行業進步,需要靠各產業鏈持續的努力、關注。時尚行業和設計師行業的發展,需要資本的介入,需要各行業的支持,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
王文生
北京服裝紡織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
北京時裝設計師協會秘書長
“作為紡織業、時尚行業的從業者,從情感上說希望大家湊在一起能夠發展這個行業,各自發揮各自的作用,希望有這樣的一個平臺,「DESIGNER 101」是指向人、指向設計師,除此之外,再加上一些機制、玩法、流量、文化等內容。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在北京做成一個時尚的、可發展的、天花板很高的、又大又美的一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