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行動已為許多人所熟知,更多是渲染時尚與行為藝術。然而最近的一次快閃行動,卻浸透著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近日,一段有趣的快閃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躥紅,并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與熱議。視頻中,在一段悠揚的古箏曲引領下,一群外國人穿著中國傳統的漢服,手持紅底拼圖板,在鬧市區拼出了一個大大的“福”字,并喊出了“送福了!送福了”的響亮口號。人們紛紛駐足圍觀,在歡快喜慶的音樂中,身著漢服的老外將手中的福字送給過往的行人,還教給路人一些行漢禮的方式,并用中國傳統吉祥話祝福路人。這群老外漢服快閃族的身影來到了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掀起了一陣又一陣送福的熱潮。
這段新鮮有趣的視頻一經發布,便在互聯網上迅速產生蝴蝶效應,有人不由驚呼,外國人居然也懂得我們的福文化?!也有人感嘆,如今已經被中國年輕人淡忘的傳統福文化,竟然在外國人身上重新煥發光彩!更有很多網友對老外積極弘揚中華福文化這一做法大加贊賞的同時,也表現出對國人傳統文化觀念漸漸衰落的擔憂。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已經逐漸式微,流于表面形式。以福文化為例,在很多人印象里,福文化只是逢年過節時,家里墻上、門上貼的一個“福”字,或是說句“祝福”、“福氣”、“幸福”的拜年話……不得不說,福文化已被嚴重邊緣化,特別是中國的新生代力量,他們的關注點和興趣點極少聚焦中國傳統文化,福文化更是沒有發揚與表現的機會。但就在傳統福文化漸漸被國人所淡忘的今天,老外快閃尋福視頻在網上的躥紅,不僅引發了國人對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的深層次思考,更激發起人們對傳統福文化回歸的渴望與熱情。
有網友表示,隨著中國的崛起,外國早已興起中國熱,《三字經》已經進了韓國人的國小教材,孔子學院在海外更是擁有4000多萬學生,今天,老外們又穿著漢服,效仿中國的禮儀作揖送福,而國人卻鮮少有人關心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問題。文化只有依靠民族傳承,才有其閃耀的價值,如果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中華五千年的璀璨文化將不僅是走向衰落,而會逐漸遺散和消亡,恐怕今后要想找尋中華傳統文化的痕跡,只有向國外尋根了。
也有持樂觀態度的網友認為,外國人快閃尋福這件事,雖然對傳統福文化的弘揚有一定積極意義,但是,老外畢竟是老外,他們對“福”在中國人的心中的深層含義和中國人對“福”那種厚重的情感是不能徹底理解和體會到的。正如美國著名旅行家、攝影家伊莉莎賽德莫所說:“沒有一個人理解過,或者真正了解過中國人,這一世界上最好懂又最難以琢磨,最理智又最沒邏輯最矛盾的民族”。因此,中國文化還需要由中國人自己來解讀。只要我們能夠重新喚起對傳統文化的熱情,真正為傳統福文化的回歸盡一份綿薄之力,那么,中華福文化在中國必將迎來嶄新的發展。
此外,除了網友們的廣泛熱議,老外快閃尋福視頻也引起了各大媒體的普遍關注。有媒體分析人士談到,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中國人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擁有5000年歷史文明的中國,在緊追時代步伐的同時,卻令人遺憾地忘卻了那個曾在璀璨歷史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文化。今天,被廣泛熱議的外國人快閃尋福視頻可以說又一次深深觸動了國人敏感的神經,給中華傳統文化的衰落現狀敲響了警鐘。當然,這段視所頻引發的強大輿論能量也為傳統文化的回歸創造了一個契機,勢必形成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福文化回歸的巨大聲浪,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