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班章為王,冰島為后”的美譽,讓冰島茶名聲鵲起,如同撒進了紅通通的鐵鍋,一翻一炒異常火爆。2010年以來,素有“云南大面積保護古茶 樹資源第一人”之稱的于翔,在冰島轉租了古茶樹,這件事在當地媒體和茶界鬧得沸沸揚揚,對于冰島古樹茶來說,這種方式究竟是拯救還是毀滅?是“秀公益”? 還是“博眼球”?是為營利而開發還是為保護而發展?一切的一切,讓愛茶人士唏噓不己,但冰島茶在市場上一葉難求卻是不爭的事實,而冰島茶在市場上的魚龍混 雜也是不爭的事實,本文的作者吳濤,系國際注冊評茶師,加拿大茶葉行業理事,多倫多茶文化節創辦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一路顛簸跋涉,吳濤親自上到了冰 島古寨,并把所聞所見記錄了下來。
說起冰島茶,不得不說到于翔.與于翔結緣,緣于新浪微薄,緣于冰島古樹茶,我在幾年前,在一個朋友的推薦下試了冰島茶,之后一直對冰島情有獨 鐘,卻一直沒有機會上山,2011年中,在新浪微薄上發現于翔-古樹茶便開始關注,在網絡上搜索了一下,原來媒體早有報道,也算茶界名人,于是心中對這個 來自中原鄭州的女人在冰島所做的事情充滿好奇,對一個新名詞”保護古樹茶”充滿好奇. 再與于翔通過微博相識之后,一連串的問題在我面前: 一個女人,不做茶生意,投入幾百萬保護冰島古茶樹,網絡上褒貶不一,那么她究竟為了什么,我決定上山看一個究竟.
從加拿大多倫多飛往上海, 經過14個小時的旅程, 上海那灰暗的天讓我一刻也不想停留, 我選擇了第二天的飛機前往昆明, 不在上海做停留,到了昆明之后,第二天,我跟隨著于翔上山的隊伍,出發前往冰島,2012年3月20日,我終于來到了那個在心中作為一個愛茶人渴望的冰 島.此時,我對于翔在心里肅然起敬, 昆明到冰島近700公里的距離,一小部分高速,大部分環山公路,還有一段急彎陡坡的沙石路, 要求開車的人要高度集中精神,但是她始終自己開著,幾年來,從她第一次上山開始,每年不計其數的往返都是她親自開車,而且有時候因為事情比較多,常常半夜 趕回昆明,我們從冰島回昆明時,到達昆明已經凌晨三點多.此外,我們一行8人,除我之外,均為于翔家人,因為每年茶季,山上各種事情繁多,在人手不足的情 況下,于翔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們中有人是專門從河南鄭州趕來,為了支持于翔,離開妻兒,在山上一住就是幾月,甚至數月,獨自承受著那份孤獨.
我們于中午到達冰島老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冰島情況,冰島村為一行政村,冰島村下有五個自然村,于翔所保護的古茶樹全部位于冰島老寨,老寨為冰 島五個自然村其中之一,整個自然村目前52戶人家,居住有6個民族5個少數民族,目前市面上被大家追捧火熱的冰島茶,來源于冰島老寨,冰島其它幾個自然村 目前價格雖然沒有老寨高,但是整體已經隨著冰島茶價的上漲已經讓當地茶農滿意且收益,均蓋起了混凝土的新樓房,安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甚至有了小汽車.
但是在冰島附近的一些其它行政村的茶農,相比之下日子過的清苦很多,茶葉價格非常低卻還沒有市場,于翔說,這不是她愿意看見的情況,在今年年初因為保護冰島古樹茶被當選云南省茶葉協會副會長的她看問題始終看的比較高比較長遠,她所希望的是所有普洱茶農都能因茶受益.
在從公路到冰島老寨的環山公路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我看到了大大小小的各種茶葉基地的牌子立在了茶地及路邊,卻始終沒有看見一塊牌子是于翔 掛的,在交談之后,原來目前在冰島老寨,有約10家的茶商與農民牽有古樹租約,最多的租有20幾棵茶樹,最少的租有幾顆,如鄭州的一家茶企,一共租有幾棵 茶樹,但是掛牌編號編到了200多號,此類商業手法實在不敢茍同.
因為冰島茶太火,山上一些很小很小的樹葉被人掛上了牌,這么做只是為了在宣傳中可以告訴自己在冰島有茶葉基地。在我上山之后,我覺得作為一個真 的愛茶,有必要讓廣大茶友了解冰島,因為目前網絡上,找不到關于冰島的詳細資料,關于于翔的各種媒體報道,也都因為媒體有審稿要求,不能報道的過于詳實. 而我作為一個茶人,我可以把我所關心的,我所看到聽到的寫出來,讓大家了解一個真實的冰島,我所寫的一切,均有圖片影響資料為證,我對自己所寫資料真實性 負責.
上山后,我們打掃整理居住的房間,房間位于于翔在冰島老寨的茶葉初制所內,房間平時是給采茶工人房間條件簡陋,山上各種蚊蟲,于翔自己的房間也和大 家一樣,沒有什么特別,這是另外一個讓我心生敬意的地方,因為我接觸過很多有實力的人,他們的生活可以用奢華來形容,但是于翔親自開車那么遠的距離,住在 簡陋的環境里,一住就是幾星期,甚至一兩個月.如果不是對山里的古樹,對茶農有感情,我實找不到這么做的理由. 關于這個初制所,于翔采用的做法也是出資幫農民蓋,她只留幾年使用權,最后是留給當地百姓的.
把大家都安置完以后,于翔帶著大家,開始走家串戶,她讓家人用采茶用的大竹簍裝著滿滿兩筐的小孩服裝及玩具及女人的服裝,我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每到一戶農家,于翔能叫做這家人的名字,能說出這家人的家庭成員情況,然后根據家里孩子女人的情況,分配玩具及服裝. 到了每戶人家,茶農管她叫妹子,她管農民叫哥嫂,農民臉上露出的那種笑容,是那樣的樸實,真誠. 同時我還注意到,她在遇到老人時,偷偷的會從口袋里拿出一兩百元放在手心里,然后握著老人的手的同時,把錢塞到老人手心里,再把老人手握緊,事后我問她為 什么那么做,她說她不愿意被我拍到這個鏡頭.
此行,我有幸遇到了新華網云南頻道當時采訪于翔的記者李老師,唱出真情才是歌——記保護古茶樹的"河南奇女"于翔(連接: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1-05/31/content_22901633.htm) 我問起為什么想到采訪于翔,他說,他在聽說了于翔并且見了一面之后,于是決定自己前往冰島實地,到了以后,他花了近兩天時間,走訪了大部分村民,所有的村 民都對于翔贊不決口,每年過年,于翔都會給村里的老人送上紅包,給村民奮發大米油等生活用品,全村無論是否與她簽約的村民全部邀請在一起,殺年豬,喝酒唱 歌過大年. 在冰島的這幾天里,我真正感受到了,于翔給冰島帶來的改變,且改變之巨大,于翔第一次山上時候,村里沒有一棟象樣的房子,現在,村里一座座讓城里人都羨慕 的小洋房拔地而起.而且,于翔對于與農民簽定的租約,租金都是在簽定時候一次性付清,多的一戶一次性領到租金40余萬,我問她為什么不采取分期支付,她的 想法是農民拿到錢后,可以一次把房子蓋好,解決一個大事.
當晚,吃過晚飯后,于翔召集了所有當地的工作人員開會,會議一直開到凌晨兩點半,會議的內容都是關于如何采好茶,制好茶,保護好茶以及解決好山 上一些實際問題,從這個會議中,我了解并感受到了山上情況的復雜,同時還了解到了幾年來她在當地所遇到的壓力及阻力,但是為了農民,于翔說都是有感情的, 她也流過淚,她說她也可以走,她也可以包給別人,當地不斷有各種勢力給于翔給農民施加壓力,試圖阻止于翔在冰島繼續租古茶樹,都被于翔斷然拒絕,她擔心的 是茶葉到了茶商手里,掠奪性的開采,最后古樹茶會枯死,而且如果全部包給茶商會導致茶價格不正常增長最后會導致泡沫,最終損害的是茶農利益,茶商賺到錢走 了什么也不管.
上山第二天一早,我隨著于翔的工作人員上到古茶園對冰島村18株最大古樹茶進行資料采集,包括根徑葉花果,因為于翔收藏的茶品中有單株采摘的壓 制茶餅.于翔在冰島共與農民簽定保護合約古茶樹4000多棵,占冰島老寨總數達83.7%,其中可以分為大樹中樹小樹,所謂小樹,也都是古樹茶,有粗大的 樹干,由于早年當地農民開荒把茶樹從樹干處砍斷,在云南省農業大學茶學專家的保護意見指導下,古樹新發,讓古樹重獻生機. 除小樹外,于翔對所有大中樹逐一進行掛牌編號,目前共有大中樹1007棵.
目前冰島茶樹分為大葉種和柳葉種,大葉種葉面寬大,葉邊呈鋸齒型大葉同時又分為大葉一號,大葉二號,大葉三號;柳葉種葉面窄呈細長型, 葉邊呈鋸齒型,冰島老寨共有柳葉型茶樹10株. 我把葉片照片發出來,以后大家可以做個依據,作為辨別真偽的一個依據.
在我所有接觸的愛茶人中,于翔對古樹茶的保護意識是最超前的,她意識到如果不對茶樹進行保護,會導致茶樹的過度采摘而死亡,而農民不會有這樣的 意識,因為對于他們來說每片葉子都可以出售變成錢,自然也就不會有什么保護的念頭.她意識到要想改變茶農的這種意識,必須先要保證農民的即得利益,于是她 采用一次性付清租金的方式,同時聘請了云南農大的教授們上山進行實地考察提出保護意見及具體措施.
在冰島的最后幾天里,茶樹的新芽葉發的不錯,可以采摘制作茶了,每天鮮葉采回來,于翔都會親自參與制作,于翔早已能獨立完成鍋炒殺青這個過程, 這點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手工鍋炒殺青看似簡單,其實要忍受著高溫,手很容易就被燙起水泡,同時動作要快,要完全了解對火候的控制,因為火候的掌握對茶 葉外觀,湯色及口感,起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外,整個制作過程,于翔都有著系統嚴格的要求,她對一些長勢旺盛,產量高的單棵古茶樹制定了單株采摘及制作要求,配合著她對所租所有茶樹的編號,對每年的茶品有一個系統科學的分類。這個不是一般普洱藏家能做到的。
另外,在冰島老寨的幾年來,于翔一直著手收集著每年的冰島老寨年總產量,各個茶葉企業在茶山上租茶樹的棵數及產量情況,她介紹說,之所以這么 做,是因為冰島茶的日漸火爆,不少商家都號稱自己有真正的冰島,在茶山上掌握好這些數據,是為了日后給市場一個導向,讓茶友能真正了解冰島的實際產量情 況。
冰島,于翔,這是現今在普洱圈子里面比較有爭議的兩個詞,他們并不神秘,如果你真的愛茶,請到茶山上走一走,你能感受到當地茶農的純樸,你能感 受到冰島的魅力,你能感受到真實的冰島.冰島已成為一個茶人熱衷的點,在山上的這段時間里,經常許多大巴車拉著茶客上來轉一圈就走,如果有時間,還是建議 要多花一些時間在山上,才能真正的了解茶之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