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黃金周馬上要拉開帷幕,龍門旅游景區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五一的旅游接待工作。旅游、交通、安保等各部門都紛紛進行了周密部署,協調服務,保障龍門石窟景區旅游服務工作在五一期間的繁榮活躍、平穩有序。預計,今年五一,前來龍門游玩的游客預計將達 13 萬人次。
由于截止目前為止,龍門石窟景區在已經完成了 多項服務提升工程,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東北服務區投入使用。東北服務區是一個集景點售票、宣傳推介、導游服務、集散換乘、咨詢投訴、小件寄存、失物招 領、餐飲住宿、演藝購物、監控監管、疏導調度、停車服務、無障礙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型服務機構,是為游客提供 “ 吃、住、行、游、購、娛 ” 全方位、一站式服務的游客之家。
主體大樓分為三層。一層南側為團隊餐飲區、快 餐區、導游服務區、小件寄存區、旅游咨詢投訴區,中間為旅游商品展示區、購物區、宣傳推介區,北側為售票區、影視廳;二層南側為指揮調度中心、游客集散中 心,中間為自助服務區 ,北側為游客休息區、餐飲區、商務中心、影視資料展示區、醫療服務區、郵政服務區;三層為貴賓室;整個大樓的設計理念,深入挖掘大唐文化思想內涵,借鑒傳 統的建筑風格,遵循 “ 以人為本 ” 的需求原則,使主體大樓和龍門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渾然一體,遙相生輝,實現了建筑形態與使用功能、古代建筑與現代建筑的完美結合。
此外,龍門石窟景區還對景區道路和停車場進行了升級改造,并完善了東山賓館的配套休閑設施。這使得龍門石窟景區的接待能力、接待水平再度攀上了一個高峰。
在特色旅游項目方面,龍門石窟景區也本著 “ 文化為魂、水系為韻、牡丹為媒、唐風古韻、山水園區 ” 的基本要求,打造讓五一前來游玩的觀眾為之耳目一新的項目。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 “ 龍門國家濕地公園 ” 。以往龍門石窟景區在游客心中就是伊河兩岸古跡風光,但是現如今,在漫水橋南,將有一個風景秀麗的國家濕地公園。該濕地公園的規劃范圍北至龍門漫水橋、南 至草店伊河大橋,規劃面積 306.9 公頃,計劃 3 年時間完工。項目開放后,將進一步改善園區生態環境,增加龍門文化的多樣性,廣大游客也多了一個休閑、游賞的新場所。
此外,如果游客在夜晚游龍門,也將會感受 到別樣風采。龍門石窟夜游龍門項目自去年推出以來一直成為媒體和游人的關注熱點,今年龍門西山研究院以北至龍門村段山體亮化提升完畢, 7000 盞 “ 滿天星 ” 太陽能 LED 燈使夜晚的景區更顯魅力神韻。當夜色漸濃,燈光逐層打開,使其緩緩步入到一個流光溢彩的燈海世界。夜幕下的伊河在兩岸燈光的映射下,猶如一條人間天河。 “ 盧舍那 ” 如何華麗轉身,夢回唐朝,盡收眼底!拾階而上,進入奉先寺時,超強的視覺沖擊力,仿佛恍如天國,頓覺超凡脫俗之感。 “ 盧舍那 ” 身披霓裳彩衣,寧靜祥和,就連佛像損壞的部分在燈光的照射下也修復完整,從天而降緩緩飄落的花瓣,也為其增添了無限魅力。天王、夜叉的眼神、飛天婀娜的姿 態都栩栩如生、動感十足。如此美景為夜游龍門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另外,投資 6500 萬元的龍門石窟博物館已建成。龍門石窟博物館設環境保護研究區、文物展示區和游客服務區。環境保護研究區主要分設文物修復室、研究室、攝影室、文物庫房 等;文物展示區主要進行佛教文物展覽和書畫藝術交流;游客服務區主要為游客提供售票、講解、宣傳、多媒體放映、醫療等服務。
如果你來到龍門石窟景區內,隨處可見老老少少 一大家子出游的情景。高鐵貫通后,很多外地游客都選擇乘坐高鐵來洛游玩,加上高鐵龍門站完善的市內交通網絡,使得游客可以更便捷地到達龍門石窟景區。五一 期間,預計會有一大波客流來源于此。而即將到來五一黃金周的游客高峰,將是對龍門景區游客服務設施的一次驗收和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