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月的猜測和“辟謠”,百度收購PPS的交易終于走到了最后一步。首先厘清一個背景,為何雙方屢屢拖延,欲蓋彌彰?是討價還價,還是有人阻 撓?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百度必須拖到其Q1之后,特別是Q1財報之后才能宣布這項交易,如果4億美元左右的現金支出被計入Q1報表,或者和其慘淡 的業績聯系起來,那么百度目前已經低于預期的Q1利潤(3.289億美元),將直接被折成負數。一份虧損的財報,對于目前股價低迷的百度將是災難性的消 息。畢竟從2011年Q3開始,百度連續7個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率都是在下降的,壓力山大。
百度2010年-2013年的收入和凈利同比增長趨勢圖
在這樣的重壓之下,百度這4億美金到底花的值不值?從目前媒體對這筆收購的分析來說,百度主要看重PPS的三個優勢:不錯的營收、移動端裝機量、視頻瀏覽時長。但無論從哪一個來分析,百度都很有可能買到了一塊“注水豬肉”。
剝離游戲業務,PPS流量近乎廢水
PPS的收入結構與大多數視頻企業不一樣, 有2/3的收入是游戲,廣告收入不到2億,游戲收入4個億。PPS的視頻流量事實上是負責向游戲導流的,而非依賴品牌廣告主變現,因此PPS的客戶端可以存在很多盜版,同時還能創造收入。
這時,百度發現,根據反壟斷法,超過4億收入(因為加和收入超過20億 – 百度接近300億)的并購需要報商務部審批,因此PPS的游戲業務很可能需要剝離出來不在收購之列。但如果剝離游戲業務,PPS的視頻流量就很難變現。必 須花大力氣清理PPS的盜版,轉向愛奇藝的收入模式。這個過程漫長而痛苦。
這同時也是雙方遲遲未宣布并購的另外一個原因。
裝機量放衛星,四個月刷了十三倍
再看PPS引以為豪的移動端數據。PPS于2012年十月聲稱其移動應用的裝機量突破1000萬,占全行業三分之一。到2013年2月,PPS 公布的裝機量數據已達1.34億,四個月翻了十三倍。甚至超過了中國互聯網中心CNNIC報告中披露的中國手機視頻用戶1.3億的總量。能吹出這樣的數 據,膽子不小。
其實在移動互聯網行業內部,怎么沖裝機量,要付出多少成本,大家都很清楚。渠道很多,預裝、刷機、刷榜、應用商店推廣等等,短期內就可以收獲效 果,而PPS正是這個領域的大客戶。筆者曾經在一次移動行業內部的聚會上與專業刷榜團隊的成員溝通過這門生意,對方介紹業務的時候,舉出的示范案例正是 PPS。
PPS在刷榜界的高手地位不僅體現在付錢買裝機量,還在發明新的數據制造手法上。就在3月6日,蘋果已經因為極度惡劣的版權問題和刷榜行為將 “PPS影音”下架,至今未能重新上架。但PPS反應很快,立刻分拆原應用,上架了PPS電視劇、PPS動漫、PPS綜藝等四五款小應用,欺騙用戶多次安 裝,成倍計入了裝機量。反而在百度洽談收購的當口兒把數據又刷出新高。
孫悟空的分身奇術:裝機量瞬間乘以五
病急亂投醫的百度:裝機量真的有意義?
不得不承認,PPS在這方面確實有先見之明。兩年以來,視頻行業格局逐漸穩定,二線視頻企業上市無望,紛紛尋求買主。但大家模式、用戶都差不 多,怎么才能順利賣出?就好像菜場里的豬肉攤點,大家都賣一樣的東西,如何競爭?PPS獨辟蹊徑,率先在移動端裝機量上下了功夫,正好迎合了在這個領域心 急如焚高呼狼性的百度。即便以1美元1個裝機數據的成本來算,PPS估計付出了1.5億美金以上的數據包裝和渠道推廣成本,而最終被標價近4億美金,也還 是賺的。
但百度沒有察覺的是,在視頻領域,裝機量并不代表用戶活躍度,也無法變現,視頻應用只有產生觀看行為也就是流量,才有意義。此外,移動終端的應 用卸載方法比PC端也要簡單得多,兩步操作,一個裝機量數據就沒了。但對于短期內想要出售自己的PPS來說,包裝一個漂亮的裝機數據就足夠了,長期的后遺 癥是留給百度這樣的買家來承擔的。
所以,在視頻瀏覽量(VV)方面表現如何,PPS始終不愿意做更進一步的披露。
另一個注水的數據:視頻瀏覽時長
PPS另一個引以為豪的數據是PC端的視頻瀏覽時長,根據艾瑞發布的IUT數據,2013年3月份PPS的月度瀏覽時長達64146.18小時,與PPTV非常接近,在視頻企業中排名第三,雖然離老大優酷土豆差距尚遠,但已遠遠超過搜狐、騰訊、愛奇藝等視頻網站。
視頻客戶端軟件神奇的瀏覽時長數據是怎樣煉成的?
為什么視頻客戶端在瀏覽時長上占據這么大優勢?這涉及到客戶端利用用戶使用習慣進行欺詐,艾瑞在這個數據的統計上也中了招。
大家都知道,在PC端,用戶往往忘記完全關閉軟件,表面上看客戶端軟件被關閉了,但其實只是隱藏到了任務欄,在后臺更是被視為正在被使用的程 序。因此,大量無效的時間被計入了觀看時長數據。連PPS創始人張洪禹也承認:“有一些軟件無法完整卸載,留下一個進程,該進程可以按照該服務器的指令自 動復活安裝,還針對第三方監測數據機構的樣本機進行數據優化,經過不斷努力(上述技術手段+付費公關),第三方數據成功的增長了3倍。”。
除了精明廣告主以外,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在視頻營銷界,無論PPS等客戶端軟件如何強調瀏覽時長的重要性,廣告主始終還是以CPM(千 人印象)為標準投放單位,視頻瀏覽量(VV)成為關鍵性的變現數據。至少現在看來,百度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視頻瀏覽時長”這個數據的有效成分和無效 成分上,混淆了網頁端和客戶端軟件的使用特點。PPS則又一次忽悠成功。
這是在菜市場里經常發生的事:豬肉注了點水,看起來油亮鮮嫩,大媽一時眼花,多掏了三五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