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t配戴OMEGA海馬Planet Ocean GoodPlanet響應海洋保育(圖片來源:OMEGA)
海洋之美 分秒追隨 OMEGA與GoodPlanet合作拍攝《Planet Ocean》海洋環保電影 臺灣首映會特邀Janet擔任海洋保育大使 邀您共同關注海洋生態
以卓越創新聞名的瑞士知名高級鐘表品牌OMEGA,除了在制表工藝上的成就外,自1932年推出史上第一款真正的專業潛水表,便開始了與蔚藍海洋密不可分的關系。2011年,OMEGA與知名攝影師暨導演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成立的美好星球基金會(GoodPlanet Foundation)攜手合作,一同推廣海洋之美及讓世人更加了解現今海洋環境所面臨的危機,影片《Planet Ocean》便是在此合作之下誕生的美麗結晶,于Rio+20地球高峰會舉行首映,而后在全球陸續發行,并于各個重要城市舉行首映,讓大眾一睹海洋的美麗與所面臨的危機,以及更懂得珍惜這些重要的自然資源。
2013年6月20日OMEGA Planet Ocean電影暨新品發表記者會上特別邀請到活潑熱情且深具環保意識的Janet擔任海洋保育大使,提及再度與OMEGA品牌合作擔任活動嘉賓,Janet除了感謝品牌的邀請,也表示這次的活動為大眾帶來更深刻的意義,畢竟維護海洋生態是地球上每個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而《Planet Ocean》影片收錄了世界各地、不同角落的海洋美景,是非常好的教育題材。
雖然拍攝團隊沒有將臺灣納入旅程之中,但是當Janet自己帶領著國外友人環島全臺時,深深被臺灣美麗的海岸與珊瑚礁景致所吸引,每每看見新聞報導提及溫室效應造成的生態浩劫,及海平面上升等等問題對臺灣海域及本島所造成的影響,更加深她力行環保的想法。平時除了自己以腳踏車代步,也呼朋引伴加入節能減碳騎單車的行列,將環保意識傳遞給周遭朋友。而最近Janet正籌備拍攝新一季的旅游節目內容,強力募集臺灣各地的慶典活動,也希望能在這次的號召中尋得與臺灣海洋相關的節慶活動,推廣臺灣的海洋之美。
蔚藍海洋與經典工藝的動人結合
因應此次活動,OMEGA總部更推出一款全新【海馬Planet Ocean 600M GoodPlanet GMT腕表】。此時計擁有醒目的藍色漆面表盤,光面斜削時針與分針,以及經白色夜光涂層處理的鋁制GMT指針,藍色光芒迷人閃耀!鍍銠分針與潛水表圈圓點也經夜光涂層處理,散發綠色光芒,表盤3點鐘位置還設有日期視窗;雙面防反光弧形抗磨損藍寶石水晶鏡面,則可負責保護表盤不受潛水或水上活動所損害,清晰呈現來自OMEGA頂級制表工藝的機芯運作之美。
秉持OMEGA潛水表的傳統與專業,【海馬Planet Ocean 600M GoodPlanet GMT腕表】防水深達60巴(600米/2000英尺),搭載搶眼色澤的藍色雙向旋轉表圈,表圈功能完美搭配位于拋光打磨43.5毫米不銹鋼表殼10點鐘方位的排氦閥門,輔以漆面橘色GMT刻度與指針,方便佩戴者辨別兩個時區的時間,是兼具設計品味與實用價值的表款,十分適合喜愛旅游、海洋探險與各式戶外活動的活躍人士。活動當天,Janet也配戴此款全新表款,讓此款GMT腕表男女配戴都合宜。
這款腕表搭配經典不銹鋼表鏈與休閑感的藍色橡膠表帶,并配置獨有的歐米茄8605同軸機芯,底蓋更鐫刻GoodPlanet Foundation字樣,是品牌向GoodPlanet致敬之作,頌揚組織對保護環境的不懈努力和重要影響。此腕表更備有以天然竹子制成的獨特表盒,完整呈現環保精神。
Janet執行OMEGA新表上市暨海洋保育啟動儀式(圖片來源:OMEGA)
OMEGA長久致力于海洋環保工作
OMEGA長久以來對海洋生態和探索給予極大支持。其專業潛水表款深受許多海洋探險家的喜愛,其中最知名的人士莫過于OMEGA已故名人大使與朋友,彼得•布萊克爵士(Sir Peter Blake),促成拍攝《Planet Ocean》的動機之一便是向其致敬。彼得•布萊克爵士(Sir Peter Blake)在聯合國和OMEGA的支援下,成立了「布萊克遠征」(Blakexpeditions)非營利組織,并將自己的「戰艦」命名為「海馬號」——源自OMEGA最具指標性的腕表系列。然而在2001年12月,布萊克爵士不幸命喪海盜之手,「海馬號」也被售出并更名為「塔拉號」,但她仍延續使命,繼續環保任務。至今,OMEGA仍保有與「塔拉號」的良好互動,其船員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資源,協助《Planet Ocean》的拍攝工作,讓這部動人的影片得以完成。
這部片長90分鐘的紀錄片,于20多個國家取景,凝聚了多位世界頂級航拍及水中攝影師、海洋學者及生物學家,以空中鳥瞰和水底攝影等不同角度向觀眾展示覆蓋地球表面的海洋之美;壯闊的海底畫面,訴說著我們與這生命之源的關系,也展現海洋隨著人類發展所經歷的變化。希望藉由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地球最美妙的自然奧秘,也提醒著人類與自然的連系,讓人們學著肩負起保護自然、尊重自然的責任。同時讓年輕人了解,永續發展的世界不是幻想,而是能夠藉由日常生活中的身體力行去實現的。而《Planet Ocean》的絕美畫面和其所傳達的深遠意義,也為它奪得了2012年蒙特利藍色海洋電影節(Blue Ocean Film Festival)的最佳攝影殊榮。
Janet, 艾力克斯與OMEGA臺灣副總經理Lewis響應海洋保育(圖片來源:OMEGA)
美好星球基金會與楊?亞祖貝彤
《Planet Ocean》由兩位導演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和麥克?皮托特(Michael Pitiot)帶領其他環保專家、科學家、熱心人士等共同呈現。而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在2005年創辦了美好星球基金會(GoodPlanet Foundation),旨在提倡尊重地球,永續發展的概念,并積極采取實際作為,在人們心中種下生態保育的種子,進而成為一種生活態度。除了透過各種教育管道宣傳環保概念,也持續在全球各地記錄拍攝自然生態的景致,以圖像來提升關注。而創辦人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對于生態保育的種種努力與成就也屢獲殊榮,更獲委任為「聯合國環保計劃親善大使」(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 Goodwill Ambassador,簡稱UNEP);他本身不僅是環保人士,也是享譽國際的攝影大師及導演,全球首部采用航空拍攝的長篇紀錄電影《Home:盧貝松之搶救地球》亦出自于他手。
全球發展下的海洋危機
海洋提供了近30億人口的主要食物來源,也供應抗癌藥物及化妝品原料,同時,海洋生態系統也扮演著天然的防護角色,但在人類對自然環境無節制的使用開發下,海洋環境正面臨許多危機,包括過度捕撈造成海底生物數量遽降;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的上升,至21世紀結束以前,海平面預計將上升超過1米,也將造成許多自然美景與生物的消逝;而根據聯合國環境署評估,海洋垃圾有80%來自于內陸,其中有60%到90%為塑膠,部分垃圾隨著洋流集中覆蓋海洋,例如在加州與夏威夷之間形成了一座太平洋垃圾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覆蓋面積達三分之一個歐洲,被戲稱為「塑膠大陸」,對海洋生態無疑是巨大威脅!
《Planet Ocean》影片的用意便是在于促使大眾正視海洋保育的議題,OMEGA在6月20日的活動中也秉持著環保訴求,活動現場餐飲的食材皆取自于未遭過度捕撈的海域,相關活動印刷品也采用環保紙張印制,期望將污染降至最低。《Planet Ocean》影片已陸續在全球發行,若想一睹海洋的美麗豐采,臺灣DVD將由傳訊時代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發行上市時間為6月26日。
2013 海馬Planet Ocean GoodPlanet 紀念腕表(圖片來源:OMEGA)
2013 海馬Planet Ocean GoodPlanet 紀念腕表表(圖片來源:OMEGA)
Janet與OMEGA臺灣副總經理Lewis進行活動啟動儀式響應海洋保育(圖片來源:OMEGA)
2013 海馬Planet Ocean GoodPlanet 紀念腕表表單表圖(圖片來源:OMEGA)
2013 海馬Planet Ocean GoodPlanet 紀念腕表表殼近照(圖片來源:OMEGA)
法國著名的環保人士暨攝影師Yann Arthus-Bertrand楊?亞祖貝彤(圖片來源:OMEGA)
海底攝影師David Hannan拍攝大海龜鏡頭(圖片來源:OMEGA)
Janet配戴OMEGA海馬Planet Ocean GoodPlanet響應海洋保育(圖片來源:OMEGA)
Janet與艾力克斯出席OMEGA海馬Planet Ocean GoodPlanet活動(圖片來源:OME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