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電領域,智能語音近年來受到的重視程度絲毫不遜于任何一項核心技術。近日,長虹、創維、康佳、海信、海爾、TCL等六大家電集團就在安徽省召開的家電領域智能語音技術應用推廣會議上聯合簽署并發布了《共同推進智能語音技術在家電領域應用推廣的倡議書》,就積極打造便捷的智能化家電產品,提升家電產業競爭力達成了一致。而長虹此次研發出中國首款復合型智能語音芯片,則用行動證明了國內家電生產商在智能語音技術研發上的決心。
智能語音技術的“芯”突破
作為中國首款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C芯片,復合型智能語音芯片在語音識別的準確率和使用性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現有智能家電的語音方案更多還是采用對著遙控器講話的方式,而不是采用直接遠講的方式。”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員付強向記者講解道:“而我們這款芯片突出優勢在于在語音識別的基礎上,融合了多方面的語音增強功能,能夠實現遠距離話音采集”。
據了解,長虹和中科院聲學所聯合研發的智能語音芯片通過突破語音增強等技術難題,包括語音去噪、回波消除、波束成形、身份識別等,并支持超低功耗喚醒,從而大大提高了語音遠講操控和交互的識別率,為消費者帶來良好的體驗感。
長虹IC事業部產品技術總監陳勇透露,語音處理在技術上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語音識別,一個是語音增強,這款智能語音芯片,主要側重于語音增強部分。“在噪音情況下,能夠讓語音清晰的不失真的傳輸到芯片里面去,這就是語音增強的過程,這款智能語音芯片,支持非特定人、非特定詞匯的識別,綜合環境下識別率達到90%以上。”
對于國產芯片的研發設計水平,長虹IC事業部產品總經理袁軍告訴記者:“如果說,中國企業在IC芯片上整體設計研發能力,與國外企業還存在15年差距,那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我們在智能語音、變頻等一系列芯片上的設計能力,與國外企業差距已縮短到2年內。”
智能語音應用面臨突破性進展
作為目前人機溝通最便捷的方式,家電廠商在智能語音芯片應用上也不斷推陳出新,在和語音識別人性化和產品鏈覆蓋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地進展。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能夠進行智能語音識別的家電,都是通過遙控器來實現的,想要和家電“對話”必須拿著遙控器才能進行,而這款能夠實現遠距離話音采集的芯片推出之后,只要消費者站在6米之內,就能直接用語音對機器進行控制,即使在沒有遙控器的情況下,也能輕松控制家電的運行,使語音識別功能更加人性化。
在產品設計上,這款智能語音芯片具備自動學習功能。“這款芯片能根據家庭成員不同發音習慣等語音特征,自動學習和適應。一段時候之后,就會有很高的識別率,而且對各地的方言也能適應。”陳勇告訴記者:“以空調為例,在交互過程中,如果你說溫度升高,機器在開始的時候會詢問你,你說是,它就會把你的語音記錄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方言就沒有問題了”。
作為人類和機器之間的“翻譯官”,智能語音芯片在產品鏈的覆蓋上也越來越廣,應用范圍開始從電視、空調冰箱等大家電領域向小家電領域擴展,另外,在智能家居、玩具、汽車電子等領域,對智能語音芯片的需求量在未來3—4年也呈快速上升趨勢。
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未來的人類只需要坐在椅子上動動嘴,就能夠得到各種各樣的服務,而隨著智能語音芯片的不斷發展,這個構想很快就將從科幻電影中穿越到現實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