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在全球范圍的崛起,為那些精打細算而又偏愛大牌的消費者提供了省錢的購物渠道。“海淘族”通過境外電子商務網站下單購買,并通過快遞公司直接寄送或者轉運到中國內地,“海代族”通過各種代購網店或渠道進行代購。然而,一度如火如荼的海外購物,最近卻也遭遇買家的各種吐槽:“高價買假貨”、“海關被抽檢”、“退換貨無門”等屢見不鮮。綜合各種風險,一些理性的消費者轉而嘗試從方興未艾的正規免稅渠道進行購物。
快遞漲價+海關抽檢,推高海外購物成本
據《南方日報》報道,國際快遞巨頭UPS及聯邦快遞都將在近期上調資費,預計漲幅在4%以上,這無疑將推高“海淘”購物的運輸成本,進一步削弱海淘的價格優勢。同時,“海淘”物品都是千里迢迢漂洋過海,運輸途中的破損風險也較大。另一方面,不管是“海淘”貨品的清關,還是“海代”將物品帶入國門,都面臨著海關抽檢的風險,尤其是奢侈品或者電子產品這兩大類別,征稅幅度為15%至50%。據經常海淘的張女士表示,上回海淘買的GUCCI包就因在清關時被“抽中檢查”,交完關稅后價格比專柜買正品還要貴出許多,讓她叫苦不迭。
高價難保真,售后難保全
海外購物中出現的另一集中問題就是產品的保真及售后服務。尤其對于“海代”來說,購買的大牌商品是否為正品,只能通過購物發票來判定。但令人不安的是,假發票也已經走出國門,越來越多的仿冒國外購物發票在網絡上大肆叫賣和銷售。消費者李女士告訴記者,“如今是什么都能作假了,購物發票和小票都能是假的,這讓消費者無法鑒別哪些是正品,哪些是假貨,為消費者的購物帶來了隱患。”與之對應的是所購產品的售后服務問題,海外商品即使在國內有同品牌的專賣店,很多也不能享受保修或其他售后服務。
價格優勢+品質保障,免稅購物成為新熱門
相比海外購物的“步步驚心”,免稅購物憑借其質量保真以及免稅后的價格優勢,成為“海淘族”與“海代族”乃至廣大消費者的新寵。記者采訪了中國免稅品行業標桿企業——中免集團的相關負責人,據其介紹,在免除了進口關稅、增值稅和特別消費稅后,消費者可以買到比國內專柜零售價格低約15%~50%的免稅大牌商品。在品質方面,直接從原產地采購來的免稅商品決定了品質保真。此外,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國內的免稅商品從進口至銷售完結,所有環節受到海關的全程監控,不合格產品絕對不會上架銷售,嚴格的海關監管為免稅品渠道的品質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免稅購物升溫的另一利好因素是伴隨著不斷高漲的出境游熱,游客可在出境地的機場免稅店選購心儀的商品。自2011年惠及國人的海南離島免稅政策正式實施以來,免稅購物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消費者不出國門也能享受免稅購物的諸多實惠。位于海南島的中免集團(CDF)三亞免稅店開業兩年來已接待顧客近665萬人次,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體驗免稅購買大牌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