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臺灣熱門劇《飛躍龍門客棧》的慶功會上,藝人陳怡蓉表示,如果TVBS收視率破1,我就買1000瓶養樂多,我們演員親自在電視臺前發送,送完為止。無獨有偶,在此前火遍亞洲的青春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養樂多的身影也頻頻出現在劇中。在記者的在線調查中,很多消費者說自己之所以知道養樂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臺灣偶像劇的影響。
為什么臺灣偶像劇大愛養樂多,難道真的都是“影視植入”嗎?其實這背后反映的是臺灣飲食中獨特的益生菌文化,也可以說養樂多文化。
不久前,300位《小主人報》精英小記者參與了“寶島益生菌探索之旅”,深入高校、商超、養樂多宅配中心等進行實地采訪,從各個角度去了解養樂多這個小身材的飲品是如何風靡中國臺灣50年,又是怎樣的“魔力”讓這瓶飲料根植于臺灣民眾心中,并形成了獨特的益生菌文化?
眼見為實,寶島處處養樂多
小記者們此次在臺北,高雄,臺東,花蓮等地走訪調查,從大型的商超賣場到路邊的便利小店,幾乎每一家都能提供種類豐富,品種齊全的益生菌飲品,而養樂多則幾乎出現在每一家的冷藏柜中。
據臺灣養樂多公司營業負責人李先生介紹,養樂多自1964年進入中國臺灣市場以來,近50年的精心耕耘,一直在堅持科學和健康的基礎上,做本地化上的嘗試和創新,最重要的表現就是根據臺灣地區環境和臺灣消費者的飲食習慣研發產品,目前已經形成了七大類,數十種產品系列,包括養樂多活性乳酸菌飲料、酸奶、牛奶、果汁、礦泉水、運動飲料、濾泡式研磨咖啡、布丁甚至進口的護手霜等各類產品,養樂多早已成為臺灣消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養生調理,臺灣飲食擅長食補
談到為何養樂多為代表的益生菌產品能夠在臺灣風行幾十年,成為臺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進而發展出獨特的益生菌文化。李先生認為,這與臺灣的經濟發展和消費者對自身健康的高度關注密切相關。
他說,臺灣經濟騰飛于上世紀的60-70年代,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很多臺灣人都生活在快節奏,高壓力中。生活節奏加快,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腸道不適等都成為當時很多臺灣人的真實寫照,特別是在臺北,高雄等大城市,這種現象更加普遍。
臺灣與大陸一水相隔,在飲食文化上也同根同源,與大陸南方地區一樣,臺灣的傳統飲食也非常講究食補,現在可以說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文化。在臺灣,養生防老,陰陽互補,五行調和等觀念深厚。通過食補的方式調理腸胃,進而改善身體機能的方式在臺灣飲食中可謂源遠流長。而且臺灣的各大院校、健康推進機構、媒體在這方面的宣傳也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因此,以養樂多為代表的具有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改善腸道功能的這類活性乳酸菌飲料在這個時間段里也和臺灣經濟一樣迅速騰飛,風靡全臺灣,并進而發展出很多益生菌衍生產品。臺灣的消費者發現,除了對腸道健康有幫助外,益生菌對于預防過敏也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自然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喜愛。
根據全球知名調研公司Kantar Worldpanel 近日發布的全球品牌調研報告顯示,在全球范圍內消費者選擇次數最多的品牌名單中,養樂多在臺灣地區已經達到TOP12。而在臺灣雅虎網站舉辦的第二屆“情感品牌大獎”的投票結果更是證明了這點。票選結果表明,若不分類別,在臺灣地區消費者信任的情感品牌中,票數前三名依序為7-ELEVEN、養樂多、臺灣房屋。
經過半個世紀的悉心耕耘,以養樂多為代表的益生菌產品已經深深的根植于臺灣消費者的心中,日復一日,伴隨著淡水河的日出日落,靜靜融入臺灣民眾的普通生活中。